-
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智能金融行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智能金融的发展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体系?发展智能金融必然需要让渡个人隐私数据吗?智能金融行业应怎样逐步上云?《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进行了全景阐述。
-
什么是美国真相?
“资本的利益高于一切”“一美元一票”才是当下美国的真正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主导下,社会不平等加剧,基础设施投入被大幅削减,国家动员力并大幅削弱,只要一场大规模的灾难就能让一切付出水面。
美国梦正在破碎,美国正在失去自己的储蓄与住房,中产阶级正在走向消亡,阶级固化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常态。
-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转型发展、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暴发等问题交相叠加,无不考验着我国面对复杂问题的智慧和勇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空前凸显。本书从基础性、结构性、机制性、制度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我国供给侧关键矛盾并对症下药。
-
这是一份关于如何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成熟的政策建议。
该书基于大量的调研和数据资料,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层面论述了我国期货市场(主要是商品期货市场,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过程中,可能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建议和路线图。
-
《新基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一书课题组,由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领衔, 4位院士加盟。课题组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实地调研,与40多家政府部门、60多家重点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移动、联通、电信、铁塔等20多家顶尖企业,和北大、北航、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10多家著名研究机构专家,共同研讨,参与编写,历时1年,最终形成了本书这一丰厚饱满、全面权威的新基建研究成果。
-
2020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
回顾历史,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着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我们用三十年时间,差不多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后发优势,这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与内在需要是一致的。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先天不足,存在着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
易纲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政策研究、制定和操作经验。易纲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经济研究》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十多部。研究成果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
-
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停息,香港暴乱行为持续升级,第四次金融危机逐渐展开,信息文明进入高级阶段,数字货币走上历史舞台,产业领域面临大洗牌……“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抬头黑天鹅漫天遨游、低头灰犀牛满地撒野”,极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让人焦灼感更甚,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认知也愈发迷茫。本书旨在对2020年的中国经济进行深入解析和预测,探讨究竟是谁开启了破碎化的序幕,指出中美贸易冲突既是终极也是过程,提出中国“三个世界”观点,带领读者穿越重重迷雾,寻找中国经济新亮点。
-
债务扩张为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贡献良多,促成了多项重大改革。但近年来由债务扩张引发的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蕴藏的风险亦受到监管的关注。债务问题究竟该如何认识?债务扩张的边界在哪里?
《债务的边界》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生命体、城市、公司,乃至一切复杂万物,是否都存在相通的内在生长逻辑?制约生命与死亡、城市化的扩张及公司寿命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人类能否通过融汇生物学、物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找到揭开复杂万物生长背后的简单法则?
-
作者认为,城市的资本活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稿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与分析,通过对我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二十位的主要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域,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主要城市的研究,构建了“城市资本活力指数”,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营商环境的变化。
-
在《无形经济的崛起》这本书中,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纳森•哈斯克尔和英国国家创新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斯蒂安•韦斯特莱克结合他们10年来在无形资产投资测度领域的研究,从无形经济的形式、特性、价值、影响等方面完整介绍了 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新经济趋势:无形资产将如何推动世界经济的未来?管理者、投资者和决策者应该如何利用无形经济的时代特征来发展他们的业务?从国家到个人,无形经济的崛起将给国计民生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你都将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
这本书是“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系列出版物第3册,以饱经历史沧桑的银行纪念币章作引,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以轻松的语调讲述隐藏在这些币章背后的跨越百年的银行史、金融史。这本书深度挖掘、整理大量原始实物史料,深入描述了外国银行的历史演变,承接前两册近400枚银行币章,汇聚了150余枚稀罕的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数百家银行,史料丰富,内容独特,兼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
《中国金融创新再出发》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19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
本书从最优金融结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影子银行、数字金融、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分析解读了目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