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商业银行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的第三次修改,前两次分别是2003年、2015年。央行表示,近十余年来,我国银行业飞速发展,参与主体数量急剧增加,规模持续壮大,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创新性、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涌现,立法和监管面临很多新情况,现有的大量条款已不适应实际需求,亟待全面修订。
-
10月18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林克庆,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如桂,以及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扎实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7项重点举措。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表示,证监会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按照“依法监管、分类处置”原则,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将着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委等各方协作配合,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生态体系,努力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新格局。同时,把强化公司治理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
在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的重要节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迎来“关键一招”。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此举或将成为深圳先行示范、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
-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6个方面17项重点举措。《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步入新阶段。
-
期待已久的数字人民币终于要面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了!10月8日,据报道,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本地促消费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今年以来,关于央行数字DCEP的消息频出,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此次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面向5万名中签人员发放总额高达1000万的红包,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测试的应用场景。这也预示着,数字人民币离向社会公众开放又靠近了重要一步。
-
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三季度新闻发布会,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今年1-8月份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有关情况,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三季度(总第90次)例会于9月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第二季度例会相比,第三季度例会也有了一些新提法和新要求。
-
9月16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时隔四年,长护险政策迎来首次调整!相比2016年6月首次下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的《意见》在试点范围、保障范围、资金筹集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都做了相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