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 | G20峰会在即,中美关系能否破冰?《大国对话:新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关系》给你答案

2018-11-28 13:51:38  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四十人整理   作者:绿盟秘书处

唯有知识让我们免于平庸

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

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

11月30日至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本次峰会中美贸易争端能否破冰成为头号焦点,因年内G20财长峰会皆不欢而散,11月以来中美关系却突现回暖。外交部发言人27日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努力推动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故本次首脑峰会格外受关注。

多年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在“冰峰”边缘,舆论普遍关注,中美持续数月的贸易僵局能否得到解决?在G20峰会后,中美关系能否重回正轨?《大国对话---新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关系》,给您带来答案。

书籍简介

 

发达市场国家,中国和美国不但承担着本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任务,二者对全球体系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从2012年起,为促进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探讨中美共同的经贸领域焦点问题,更好地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连续六年举行了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第六届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来自中美的专家就“新形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和全球化”等话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本书集结了首份CF40-PIIE联合报告以及最新一期中美学术交流会议的成果,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陈元: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
黄益平: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亚当•珀森(Adam Posen):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毕业于哈佛大型,获学士和博士学学位。在财政金融政策、金融危机以及欧洲、日本、美国经济研究方面都是世界一流专家。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冲突态势僵持、前景不明。这种状态下,对美国有什么影响?本书认为:
合作共赢应是中美关系的主流 然而贸易摩擦不可忽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贸易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可能加剧中美贸易摩擦,给中期中美经贸关系带来挑战,而且这种变化不容乐观。针对减少双边贸易赤字,特朗普政府有更多使用贸易惩罚措施的倾向。首先是更多使用传统的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特别是对于钢铁、金属制品和电解铝。其次,美国可能更多动用一些非传统的贸易救济措施来抵制中国进口产品。包括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发起232调查,或是对根据《1974年贸易法案》中的201条款对某进口产品采取暂时限制或者施加关税,而后者的任意性更强,危害性更大。美国动用201条款对中国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申请贸易救济就是一例。为消除已经达成的对美国不利的贸易协定的影响,美国已经退出TPP,还即将重启NAFTA谈判,对WTO的态度也有所变化。此外还有针对减少货币操纵的对策。虽然习特会后,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中国仍然在财政部的观察名单中。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与摩擦都可控。如果美国调整边境税,可能影响中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如果未来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常账户赤字要求增加美国政府财政刺激措施,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会向贸易保护主义者施压,中美贸易摩擦在未来1-2年内存在加剧的可能,甚至不排除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脱轨”的倾向。”
如何解决日益凸显的的中美贸易之战,本书给出了建议:
双边贸易协定有其缺陷,全球贸易规则方为解决之道。在制定规则和解决贸易摩擦的问题上,中美可以更多利用全球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在市场开放问题上,中美可以更多利用双边机制。总之,中国和美国都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全球、区域、双边这三个层次的贸易机制来解决双边问题,这才是一个面对现实的负责任的解决办法。
中美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因此中美双方现在需要具体的行动来继续保持多年来形成的紧密经贸联系。中美双方作为平等的贸易伙伴,应给予对方平等的机会。海湖庄园的习特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政府提出的“百日计划”在短期对稳定双方经贸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来看,中美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性的安排来解决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应对美国的贸易冲击,中国要做到:
“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中国有能力应对冲击。2010年以后,中国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上升,目前已接近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应地,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2017年1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77%。这些现象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型,但是由于中国经济还缺乏强劲可持续的新增长点,转型能否成功尚待观察。
中国经济更多地依赖消费意味着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尤其是美国经济政策变化的溢出效应。由于外汇储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已基本稳定下来并仍然处于非常充足的状态,以及相对封闭的资本账户,中国能够在保持货币独立性的同时对外汇市场进行比较有效的干预,这将有利于中国应对美国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冲击,这也有利于中美经常账户的调整。”
全球经济贸易背景下,中国如何做到应对有备无患,打赢这场“中美贸易”战:
“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全球化方向。全球竞争已经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过渡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竞争。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特朗普的税改计划也会对中国产生影响。首先,国际贸易中产品和服务竞争的背后是企业生产和创新能力的竞争。随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慢慢消失,影响企业竞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税收制度,而税收制度直接与国家的行政治理能力相关,即能否建立高效率少扭曲的税收体系。其次,特朗普减税计划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减税对收入分配也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削减福利支出的时候,减税会加剧社会分裂。能否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种考验。第三,尽管我国也进行了减税并且在改善营商环境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企业的负担仍然较重。因此,在美国减税的情况下,中国也需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过去的70年中,美国主导建立了现今的国际政治经济运行规则体系,包括建立世界银行、IMF等机构,但特朗普政府却认为,美国是这一规则体系的受害者,并更加注重双边关系和所谓的“公平”贸易,政策也更趋于内向。特朗普政府的这些认知可能会对全球政治经济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遭遇挫折,但是应该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在美国对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态度不明朗的时候,中国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受益者的中国应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虽然预测政治比预测经济要更难。但是经过G20峰会,中美会晤一定会本着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推进双方的经济向好、可持续发展发展。
目录
前言
代序
为美国新政府下的中美经济合作创建坚实基础
上篇
第一章 美国新政府政策调整的影响
美国政策调整的影响
美国财政政策变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及政策如何对其产生影响 
第二章 国际金融架构与中美汇率政策 
二十国集团合作与国际金融架构:站在十字路口的美国
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并非替罪羊
以稳定为导向的中国汇率政策
第三章 中美双边投资与贸易的前景
中美双边投资的现状、展望及问题
论美中双边投资协定的重要性:潜在经济效益
美中贸易合作与冲突:风险与现实
中美贸易争端及世界贸易组织
贸易战的风险与成本
TPP之后的亚太区域主义
下篇
第四章 新形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全球化
中美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中国经济再平衡与中美关系
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
特朗普的成功及其限度
特朗普让全球陷入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下的中美贸易关系
第五章 提升中国全球竞争力 
中国在拯救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可以有效应对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锐意推进税制改革,重塑我国全球竞争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简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