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丨《大转变:二十世纪的经济理念和制度变迁》

2025-01-17 22:27:00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考察美国和瑞典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制度变迁,分析了20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变迁。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当国内群体谋求以经济理念促生变化时,这些理念就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因为不论是谁,一旦能够定义经济范畴、诊断经济问题、指明经济道路,就掌握了巨大的政治资源。作者重点分析的时段是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发生在这两个时期的深刻的制度变迁已经成为20世纪的标志。作者认为,经济理念是制度变迁得以可能的关键;不确定性、理念、利益会围绕着制度变迁如何发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而出现,他对三者相互之关系作了重新思考。

作者简介

马克·布莱思(Mark Blyth) ,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研究兴趣涉及国际比较政治经济学、金融政治学、观念政治学、制度变迁等,出版著作有《大转变:二十世纪的经济理念和制度变迁》《紧缩:一个危险观念的演变史》《愤怒经济学》(合著)等。

目录

第一篇 理论
第一章 卡尔·波兰尼和制度变迁 3
第二章 一种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 17
第二篇 案例
第三章 嵌入式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建立 49
第四章 嵌入式自由主义在瑞典的建立 96
第五章 让自由主义脱嵌:破坏交易的观念 126
第六章 让美国的自由主义脱嵌 153
第七章 让瑞典额自由主义脱嵌 205
第三篇 结论
第八章 结论 255

精彩书摘

自1929年大萧条开始到二战结束,美国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到嵌入式自由主义的第一次大转变。在这一轮变革中,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的解读经历了多种观念的更替。胡佛政府秉持财政保守主义的“稳健财政论”立场,以失败收场。罗斯福政府上台之初持有支持垄断的“价格管制论”立场,而后转向“反垄断论”;另一方面, “消费不足”引起通货紧缩的观念,逐渐为成熟工业国家必然经历“长期停滞”的观念所取代。这些观念在不同时期适应并调整了国家与劳资双方的关系,最终在各方妥协之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术”观念。

罗斯福的新策略是团结劳工、打击大企业,转向“反垄断论”和“消费不足论”相结合的观念,将经济萧条解释为垄断造成工薪阶层消费水平不足的后果。罗斯福政府支持新兴的劳工组织,并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瓦格纳”法案),在1933-1937年间实现了有效的经济恢复。但1937年经济再次陷入衰退,“长期停滞论”的观点逐渐在学界和政界取代了“消费不足论”。这种观念认为,经济发展到达了成熟工业化阶段,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主张实行充分就业政策并建立全民福利国家。然而,这一观念激化了商业阶层的反对。同时,经过战后工业生产动荡,劳工阶层谋求与企业达成更长期的劳资协议,这也削弱了对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