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观察丨加快推动金融数据库国产化建设 助力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

2024-10-12 22:25:07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国家对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视以及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要求的提升,促使金融机构逐步摆脱对国外数据库的依赖,探索国产替代方案。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文件,明确推动国产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的研发和应用,强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经过长期的技术打磨和市场验证,国产数据库才能真正迈向核心,助力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

——援引自金融时报客户端

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国产数据库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国家对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视以及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要求的提升,促使金融机构逐步摆脱对国外数据库的依赖,探索国产替代方案。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期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显示出国产数据库正在快速发展。然而,尽管国产数据库稳步前进,距离全面替代国际巨头如Oracle和IBM,仍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差距。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文件,明确推动国产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的研发和应用,强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都明确提出了“推动安全可靠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研发应用”的要求。这种政策支持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像达梦、蚂蚁集团的OceanBase、腾讯的TDSQL等国产数据库已经在部分金融机构得到应用,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特别是在一些子领域,如证券和保险,国产数据库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IDC的报告显示,2023年国产数据库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市场中已占据近九成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国产数据库的推广并不顺利。金融行业对数据库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极高要求,尤其是在核心交易系统中,处理高并发、低延迟和具备容灾能力显得尤为关键。金融市场交易频繁,数据量巨大且实时性要求高,因此,数据库系统必须能够应对大量并发访问,确保在交易高峰期保持低延迟响应,从而支持快速交易决策和执行。此外,金融机构经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以支持风险管理、投资决策和客户行为分析等业务需求,这就要求数据库系统具备高效的查询优化和索引策略,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

稳定性也是金融行业数据库的一个关键指标。系统故障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客户信任危机,因此,数据库必须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数据库建设应当通过冗余部署、故障转移以及自动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金融数据需要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数据错误或不一致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业务问题。因此,数据库必须通过事务处理、封锁机制和数据校验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技术要求严格,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建设国产金融数据库时审慎选择技术路线。金融行业应充分考虑数据库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及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确保所选技术路线能够满足自身业务需求。例如,工商银行在对公理财系统的数据库升级中,面对着为企业客户提供理财产品信息查询、认购、买卖、终止及账务管理等服务的复杂挑战。作为工行的关键业务系统,该系统需要支撑万亿级别的企业客户资产,并且必须满足7x24小时的持续服务要求。最终,工行选择与OceanBase和阿里云合作,采用OceanBase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成功对该系统进行分布式改造。通过这次升级,该系统具备了高水平的容灾能力,确保在故障发生后,系统宕机至业务恢复的时间少于30秒,满足了金融行业的5级容灾标准和全天候服务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注重自主研发,与数据库厂商加强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增强国产金融数据库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库的改造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包括工程实施、多方协调和组织管理等多个层面的挑战。许多金融机构在实践中采用了风险可控、循序渐进的策略,从边缘系统着手,逐步向核心系统推进。未来,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考虑从核心系统入手进行升级,这或许有助于彻底抛弃陈旧的数据库架构,更快速地采用新技术,满足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求。

对于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未来的挑战还不仅仅来自技术本身,也包括市场信任度的逐步建立。国产数据库在应对极端金融情况上的经验还不足,金融机构在核心交易系统上的迁移和改造也需要多方合作与谨慎推进。毫无疑问,国产数据库将在未来的金融数字化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经过长期的技术打磨和市场验证,国产数据库才能真正迈向核心,助力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