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22:44:31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150多年前,德国从一系列城邦中崛起,没有哪个国家有过像德国这样动荡的历史,也没有哪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繁荣的历史。如今,德国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而这也更能检视德国社会经济的韧性。
本书融合回忆录、历史、游记,结合个人旅行故事以及让人信服的一手资料,丰富地勾勒出迷人的德国,探讨“成熟国家”德国的不同方面。本书既没有过度美化德国,也没有忽视德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而是对当代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进行了总体描述,告诉人们德国何以成为如今的德国。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肯普夫纳(John Kampfner),作家,评论家,记者。2014—2018年,担任英国创意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2008—2012年,负责统计全球审查制度的情况,并且担任马盖特特纳当代艺术委员会主席。2002—2008年,担任《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编辑。曾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英国广播公司(BBC)和《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工作。他的著作《贩卖自由》(Freedom for Sale)入围英国奥威尔奖。
译者:胡文菁,湖北人,德国弗赖堡大学毕业,旅德多年,现居德国黑森林地区南部,曾为多家德国大型企业提供专业翻译服务。
目录
推荐序 为什么德国不同 /1
前 言 他们与我们 /001
1 重建和铭记 战后岁月的痛苦 /019
2 母亲的怀抱 默克尔与东部传承 /049
3 多元文化 移民与认同 /084
4 不再是孩童 民粹主义时代的外交政策 /116
5 经济奇迹 德国的经济奇迹及其余波 /150
6 同室不操戈 一个团结的社会 /178
7 未来充满挑战 气候变化与汽车工业 /209
结 论 为什么德国人做得更好 /228
致 谢 /236
参考文献 /238
推荐序
在喧嚣而民粹盛行的世界中,自2005年起就担任总理的默克尔几乎成为西方各国的压舱石。
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凸显了德国与英美治理水平的差异。与特朗普和约翰逊政府不同,默克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中表现出沉着、稳健、果断,备受称赞。她相信科学,和民众讲清楚形势,也制订了详尽的计划,把疫情给德国带来的冲击减到最小。
约翰·肯普夫纳在《为什么是德国:德国经济社会的韧性》中提出,默克尔的低调与务实恰恰凸显了战后德国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国,有不少地方值得英美学习。虽然默克尔在一年前辞任,但她对冷战结束之后德国的影响深远。
1871年1月18日,铁血首相俾斯麦统一德国,距今只有150多年。而在短短150多年的历史中,德国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纳粹杀害了几百万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之后一片废墟的德国又分裂了44年,真正统一的德国也才只是一代人30年的光景。为什么相对其他西方大国,德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做得更好?这的确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精彩书摘
持续投资人力资源,使得德国企业工人的生产率能够持续提升。这也是2019年就有德国企业率先尝试“做四休三”的工作制度,减少工作时长,让员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享受生活的原因。
资本和劳工有制度保障去谋求共识,也有助于德国企业拥抱“长期主义”。德国企业的中坚是家族连续几代人管理的中小企业。恰恰是因为资本与劳工的利益的深度捆绑,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更长远,它们也能确保自己持续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头羊的地位。
难民危机使德国选择党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使其最终成为现在的样子。德国选择党精心设计了一种叙事方式:没有人倾听“努力工作的白人”的担忧,左翼自由主义党派一直在掩盖事实,所有主流媒体都不可相信。德国选择党不是独自在战斗。特朗普已将这类观点合法化,支持英国脱欧的群体也向民众灌输这类说法。虽然欧洲其他国家已有部分民粹主义政党,比如法国的国民阵线(FrontNational)和海尔特·维尔德斯(GeertWilders)带领的荷兰自由党,在21世纪初重新获得当地选民支持,但德国认为,由于战争所带来的一切,德国民众对极端主义性质的简单化叙述必定是免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