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20:46:25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一、内容简介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二、作者简介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赖丽薇,英文译者,译有《西西弗斯的神话》《创新自信力》《打破僵局》等书。
三、精彩书评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埃文斯行云流水的文字,展现他对第三帝国历史及其浩瀚的文献资料的透彻理解。埃文斯对第三帝国最终覆灭的描述,扣人心弦的精彩程度堪比当年盟军对德国步步逼近的包围。无论是历史学者或广大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后,都会为作者的叙事能力而倾心。
——《出版人周刊》
埃文斯避免了许多第三帝国历史著作的缺点:将第三帝国的历史等同于希特勒的个人传记,而普通的德国人不是希姆莱恐怖统治的受害者,就是戈培尔宣传狂潮的无脑容器。在他的笔下,第三帝国的历史没有主角,有的是一群被一视同仁的恶棍,他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更加饱满而真实的第三帝国。
——《纽约时报》
一部精彩的综合性德国史书,梳理并阐明了使纳粹主义的崛起成为可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趋势……对于那些想要了解纳粹政权之起源的普通读者(甚至一些专业人士)来说,此书极具参考价值。
——《科克斯评论》
四、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历史遗产
• 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 第二节 宣扬仇恨
• 第三节 1914年的精神
• 第四节 陷入混乱
第二章 民主之殇
• 第一节 魏玛的弱点
• 第二节 大通胀
• 第三节 文化战争
• 第四节 适者与不适者
第三章 纳粹主义的兴起
• 第一节 波希米亚式革命者
• 第二节 啤酒馆暴动
• 第三节 卷土重来
• 第四节 使命感的来源
第四章 通往权力之路
• 第一节 大萧条
• 第二节 民主制度的危机
• 第三节 暴力的胜利
• 第四节 致命的决策
第五章 建立第三帝国
• 第一节 恐怖开始了
• 第二节 国会纵火案
• 第三节 民主政体被摧毁
• 第四节 德国的一体化进程
第六章 希特勒的文化革命
• 第一节 不和谐音符
• 第二节 艺术的净化
• 第三节 “打倒非日耳曼精神”
• 第四节 一场“摧毁旧秩序的革命”?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五、前言
从第三帝国登场伊始,各类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就致力于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持不同政见的流亡知识分子,比如康拉德·海登(Konrad Heiden)、恩斯特·弗伦克尔(Ernst Fraenkel)和弗朗茨·诺伊曼(Franz Neumann),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表了对纳粹党和第三帝国的分析,这些文本至今仍值得一读,它们在指引研究方向上有着持久的影响力。
然而在事后,真正试图把第三帝国置于其历史语境中思考的,是当时杰出的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Friedrich Meinecke)于二战刚结束时的著述。迈内克将第三帝国的兴起主要归咎于德国自19世纪末以降对世界霸权的日益痴迷,这种痴迷始于俾斯麦,并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位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益加深。他认为,军国主义精神弥漫德国,使军队对政治局势拥有了遗患无穷的决定性影响力。德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工业实力,但这一成就是以牺牲更广的德育和文化教育、过分注重狭隘的技术教育为代价的。“我们当时在希特勒的工作中寻找‘积极因素’,”中上层阶级智识精英迈内克如是写道,然后又老老实实地加上一句,人们找到了他们认为满足时代需要的东西。但结果证明那完全是错觉。长寿的一生足以使他在回首过去时,想起1871年俾斯麦领导下的德国统一,以及统一后至第三帝国覆灭之间所发生的一切。迈内克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德意志民族国家自1871年成立之时起就存在某种缺陷。
让阅读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