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 | 《石器时代经济学》:讲述原始社会的生产交换

2021-05-14 20:54:4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

几乎所有人类学教科书都会谈及石器时代生活的艰辛,人们相信生活在原始社会的狩猎者都食不果腹,难以维生,饥魂饿鬼如影随形。然而著名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却在这部著作中辨析并破除了这一成见。当我们跟随他重新发现石器时代的生活时,就会发现那实际是一个丰裕的社会,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还组织起一种受亲属关系和社会权力等级影响的家户生产模式。不仅在生产方面,原始社会的交换活动也和宇宙神话、社会规范等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看看萨林斯给出的斐济、特洛布里恩德群岛、夏威夷等原始社会有趣而又广博的材料,或许我们就会理解他所说的: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与生俱来的经济方式,而人类社会更普遍的经济方式也不是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

马歇尔·萨林斯,生于美国的犹太人家族,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从博士论文研究开始,他对非西方世界产生兴趣,并专门研究过太平洋岛屿的土著文化,进而反思西方世界各种观念的缺失。1956年至1973年执教于密歇根大学,1973年以来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石器时代经济学》《文化与实践理性》以及《历史之岛》等,这些著作对晚近西方人类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编辑推荐

1. 在此书中,萨林斯以锐利的眼光重新全面审视了西方人类学的主要民族志与理论遗产,为世界人类学贡献了一部建树极高的原创性学术作品;而与此同时,这一原创性学术作品,又可谓是一部优秀的人类学教科书,它有助于我们贴切而深入地理解人类学的内涵与志趣。

——王铭铭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原初丰裕社会

• 错误观念的源头

• “一种物质丰富”

• 生存经济

• 反思狩猎采集者

第二章 家户生产模式:低度生产的结构

• 低度生产的各个维度

• 家户生产模式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家户生产模式之二:高度的生产

• 研究家户生产受社会体系影响而调整的办法

• 亲属关系与经济强度

• 政治体制下的经济强度

第四章 礼物之灵

• “文本的解释”

• 列维—斯特劳斯、弗斯以及乔汉森的评论

• 关于《论馈赠》的政治哲学

第五章 关于原始交换的社会学

• 物品流动与社会关系

• 互惠的结构

• 互惠与亲属关系的距离

• 互惠与亲属关系的等级

• 互惠与财富

• 互惠与食物

• 关于等价互惠

• 余想

• 附录A 互惠与亲属关系距离部分的注释

• 附录B 互惠与亲属关系等级部分的注释

• 附录C 互惠与财富部分的注释

第六章 交换价值与原始贸易中的社会交往

• 三种贸易体系

• 从时间上看交换比率的变化

• 原始人的社会组织与市场贸易

• 原始交换价格的理论

• 交换比率的稳定与波动

参考书目

主要人名、地名、民族译名表

前言

自1972年《石器时代经济学》问世以来,人类学的各个分支——政治人类学、法律人类学、医疗人类学等——都变得只关心文化序列的某个特殊部分,经济人类学也概莫能外,整个领域几乎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之大,以致需要再书新作,而非一篇前言来充作反思;所以,我在此仅对旧版中某些核心问题与重点讨论的社会稍作提及。

当下经济人类学与其他人类学分支的隔阂,纵不致使之形毁骨销,其也不容乐观,因为事实可见,这门冠以“经济人类学”的大学公选课程已经渐入奇谈怪论,于是江河日下。“政治人类学”与“法律人类学”似乎也同病相怜,一同沉沦。这倒不是人们对各个社会中,各色各样的物质生活或政治生活变得漠不关心,而是曾经以“某经济”或“某政治体系”堂皇示人的东西,已被重新融为“这种文化”。经济活动不再决然独立,而被视为文化序列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领域。因此,对经济活动的理解,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经济活动是具体生活形式中,价值体系与社会关系的物质表述。

这里所说的“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功能,而非物质交换的结构——更不是与上层建筑相对的经济基础。于是,斯蒂芬·古德曼(Stephen Gudeman)、理查德·威尔克(Richard Wilk)以及其他传统学派的领军人物,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文化经济学”的新时代。我认为《石器时代经济学》一书,恰是当初为这一令人期待的目标奠下的第一块基石。

虽然革命至今尚未成功,但自本书问世30年来,“物质实践由文化构成”这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这一美好的种子却不期结出了“文化”故步自封的苦果,经济发展专家苦心孤诣,制定了现代化规划,只因不符合“文化”而被束之高阁。俗话说得好,发展中国家有了美国的帮助,就不再发展了。人们几乎总在为地方“文化”提心吊胆。

人们的文化反而成了社会发展最大的问题:它“妨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理性与经济进步——因此非西方社会的人们便不能像我们那样幸福安康。(另一种看法则将经济开发定义为,从物质上保障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除了当地人,很少有人去反思这种看法。)一方面,经济人类学就这样陷入了民族中心主义的窠臼;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一个结构矛盾,因为人类学家总是固执地想在没有经济的社会中分析出“经济”来。

在传统时代的斐济或者火地岛,并没有分化且自我规范的经济领域:不存在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理想型)模式下,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领域。但因为经济人类学在定义上就或多或少地假定利益交换关系的存在,所以它从一开始就犯了民族志分类上的错误。真正的帝国主义将我们的文化体系强加于斐济人和其他文化之上,这已糟糕透顶;人类学理论可不能一错再错。

让阅读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