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22:09:11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内容简介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讲述了我们一生都会历经数次经济的增长、衰退、停滞和危机,对于未来生活的看法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悲观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重燃希望。如此循环往复的经济波动,就是经济周期,对于经济周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呢?
为解开经济周期的奥秘,作者拉斯·特维德带领我们翻开经济周期的历史,从苏格兰赌徒兼金融天才约翰·劳所生活的时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计算机时代,回溯300年来财智精英对经济周期理论和现象的解密之旅,包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股票经纪人李嘉图、投资银行家桑顿、志得意满的熊彼特、美国“恶交易员”古尔德等人,探索各派经济理论与模型,帮我们揭开经济循环的真相。这趟历史之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回顾过往,而在于帮助读者将对经济循环的理解正确运用于预测经济波动、因应形势、明智投资、规避风险。
作者简介
拉斯·特维德,拥有工程硕士学位和国际商业学士学位。担任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员、基金经理人和投资银行家长达11年,而后于20世纪90年代转进电信与软件产业,创办数家高科技公司。曾出版数本著作,其中《金融心理学》目前已被译为多国语言。
精彩书评
西方媒体曾经颂扬凯恩斯拯救了资本主义,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再一次让不少人淡忘了经济周期。然而,2007年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何去何从?我相信,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与历史的维度厘清当前危机的性质,更有助于我们分析情势的演变和探寻应对之策。
——黄范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执行董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前副院长
很难想象有人能够用如此通俗地语言把300多年的经济学思想娓娓道来!经济学可以不用像很多学术刊物表现得那么复杂,也不是看点教科书就可以照猫画虎制订政策那么简单。只有透过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了解各种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性,才能正确地把握经济趋势。
——滕泰,经济学家、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发现经济周期-繁荣与崩溃
第1章 密西西比泡沫
第2章 现金支付危局
第3章 经济危机-商业的苦恼
第4章 1837年美国经济危机
第5章 繁荣的终结
第6章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第二篇 经济周期的规律
第7章 又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了吗
第8章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第9章 商业萧条与货币稳定
第10章 病入膏肓的经济
第11章 大萧条
第12章 创新与经济周期
第13章 有关货币的问题
第三篇 经济周期的隐藏决定力量
第14章 经济周期的图景
第15章 三种周期模式
第16章 蝴蝶效应
第17章 趋势与心理
第18章 网络爆炸
第四篇 经济周期的精髓
第19章 理论与现实的背离
第20章 亚当·斯密的3个问题
第21章 周期的主要驱动力
第22章 中央银行的挑战
第五篇 经济周期与资产价格
第23章 周期之母:房地产市场
第24章 收藏品投资
第25章 贵金属交易
第26章 商品期货投资
第27章 债券、股票与基金
第28章 世界最大的市场:外汇交易
第29章 经济周期和市场循环
跋 心跳之声
附录1 经济周期理论重要事件一览
附录2 历史上大规模金融危机一览表
精彩书摘
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1913年出版了其著作《经济周期》。在书中,他一开始就对流行的经济周期理论作了简短的叙述。他在叙述这些理论时—诚如熊彼特后来所指出的—非常冷静客观,似乎所有这些理论彼此不分轩轾。米切尔对经济周期做了如下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扩张阶段,此时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时出现扩张,继而出现类似的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重复发生,但不定期;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超过1年到10年或者12年不等;它们不能被细分成更短以及与自身有近似波幅特性的周期。
在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总量的振荡。无论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周期的发生,似乎都是在更加广泛的程度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周期并不是定期发生的。他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个重要的发现,就是担心人们会夸大经济波动的规律性。
预测工具
1920年,米切尔在纽约与人一起创办了研究国际经济周期的机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或者简称“NBER”。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他的研究团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尊敬,以至于后来NBER成了受人景仰的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中心(今天依然如此)。
不久之后,NBER的专家们就发现了许多经济与金融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领先”于周期的指标,一类是与周期相“契合”的指标,另外一类是“滞后”性指标。举例来说,领先指标的上升趋势是在一般经济活动之前形成的,而下跌趋势也是在经济活动处于平台整理之前就出现。这类指标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在建立起来之后就保持可靠性,而且在检验其他经济活动时也很可靠。
在对经济周期作图解方面,美国人并不是唯一的贡献者。1923年,德国科学家约瑟夫·基钦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分析了英国与美国31年的数据。基钦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周期,但有趣的是,周期的波长不同于朱格拉周期—实际上二者截然不同。基钦发现的周期平均长度为40个月—比3年稍长一点:这比朱格拉所观察到的结果的一半还要短。虽然基钦没有在文章中对这个差异作出解释,但这个结果非常重要。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经济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另一个解释则很滑稽:也许人类在行为上存在若干周期性的现象……
此时,该轮到西蒙·库兹涅茨出场了。如果说米切尔收集了大量的经济数据,那么相比较而言,库兹涅茨所收集的数据比米切尔还要多。他是米切尔的学生,在NBER的赞助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库兹涅茨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测度国民收入。在开发出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之后,库兹涅茨又转向收入波动问题的研究。他也发现了周期现象的存在,而且,他比朱格拉与基钦曾经作过的研究还要深入透彻得多,他能够证实周期的出现。然而,滑稽的事情再一次出现了,库兹涅茨的周期波长既不同于基钦的40个月,也不同于朱格拉的10年,他所发现的周期平均长度大约为20年。这确实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或许,这可能还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因为一个人在一堆散乱的时间序列中所发现的经济周期的数量,取决于他对样本进行筛选时的定义。如此看来,上述3位经济学家所发现的结果都是对的,但他们所确定的经济周期对应着不同的经济现象。基钦周期是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则与丹尼斯·罗伯逊所说的资本投资周期相关。那么,库兹涅茨周期说明的又是什么现象呢?在他这个周期长度为20年的观点发表后不久,一位名叫霍默·霍伊特的绅士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房产价格波动的周期平均为18年。
当NBER的研究团队在对不同的时间序列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他们发现,在1885年以前,朱格拉周期与库兹涅茨周期都表现得很明显,只有一些更短期的波动表现出了很大的特异性,以至于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周期—而更像是对随机冲击的反应。然而,1885年之后,它们的特异性显著缩小,于是便产生了基钦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