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 | 乘势而上——《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

2020-11-06 10:42:15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热点和难点,回归本源梳理,力图跨过经济发展的坎,寻找增长新动能。

关注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厘清当前经济形势,稳健进行结构转型

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梳理工业化进程、挖掘新阶段增长动能

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预期的财政政策

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一个大战略 

作者简介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江小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员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伟民,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教授 

目录

编委会名单

序言

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

  • 我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当前经济形势

  •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

  • 增长是硬道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

  • 改革开放40年与外汇体制

  • 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我国农业重回规模化发展之路

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

  •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与货币: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改革预期的财政政策

  • 金融改革的经济学

  •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

  •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

  • 市场化与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 推动空间高质量发展

  • 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一个大战略

附录1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附录2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名录

附录3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名录

精彩书评

初看《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书名以为是一篇鸿篇巨著,想来必定晦涩难懂,然而本书实际是一系列论坛讲座的合集,演讲者均为经济金融领域专业研究学者、专家,来自包括国务院相关研究部门、社科院、北大人大等高校,甚至包括了最近媒体上打得火热的财政与央行关于财政与货币政策之争的主要“对战方”。毫无疑问本书的绝大多数演讲者为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的高级智囊,他们的观点已经或者即将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本书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同时演讲的题目涵盖了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与当前热点话题等方方面面,对于任何一个对我国经济有所深入了解或研究的读者,都能在本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得到许多干货的分享与思考内容。

回到《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对于非经济金融专业出身的人来说阅读起来绝对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大家要有一定的心里准备,好消息是每一篇单独的演讲题目都紧扣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和特点,针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典型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并得出各位专家独特的分析结论,即内容较为“接地气”。比如过去几年出现的资管新规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去杠杆过程中不同性质经济主体受到的不同影响,中美贸易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美长期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国国内产业结构和阶级差距失衡的大背景下的思考等等。当然,除了对我国发展不同阶段经济矛盾的回顾与剖析,在诸如汇率改革、金融稳定、改革与创新等更专业性的专题讲座也都有涉及,兼顾了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对于涉及金融理论较多的部分,非专业出身的读者大可一带而过,只关注理论的结论部分即可,不必纠结于经济理论模型的公式、图表、曲线等。

本书后半部分着重阐述了我国迈向更高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增长的几个重要的方面包括技术创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产业政策等,最后是关于我国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对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但这几篇演讲内容也是我个人觉得内容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项措施都是老生常谈,如深化户籍改革放宽落户限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向偏远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技术工人地位等等,并未触及深层次体制性矛盾,而上述几项措施的现状恰恰是由深层次矛盾造成的。再比如关于我国技术提升重要的因素是研发人员薪酬的低廉,这一点不敢苟同,长期的技术创新队伍及人才的低薪资待遇反而会抑制创新活力,特别是在全球化技术背景及行业薪资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但本书整体上仍然是解读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货币、产业等各个层次极有参考价值的,对于把握我国经济走势、解读重大经济金融政策甚至规划自身职业生涯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