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 | 看中国城市的未来,《中国城市大洗牌》:未来三十年中国人生存指南

2020-09-18 09:34:42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中国城市大洗牌》

摘要:当下的中国区域版图,正在面临数十年未有之巨变。北京上海两个超级城市开始做减量发展、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海南自贸港水落石出、粤港澳大湾区翻开“一国两制”的新篇章…… 过去二十年楼市狂飙突进,地方政府与房企联袂出演,造就了一批批暴富的食利阶层。如今的房地产被踩了刹车,正式告别黄金时代,进入极为分化的新时期。在大都市圈时代下,人口变迁、资本流动的规律宣告了中小城市的大败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风云突变,一二线城市转型升级的使命感尤为突出。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相互交织,深刻重塑着今天的中国。城与国,可谓辅车相依。过去四十年来,中国上下一心,筚路蓝缕,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也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荣之城。如今,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我们更加有必要审视中国的微观镜像,重新梳理和推演区域经济的演变路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以启山林”,直面挑战。本书采用严格的理论与数据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城市大洗牌的内在逻辑,堪称未来三十年国人的生存指南。 

作者简介

智谷趋势成立于2013年,现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宏观趋势分析机构和财经内容提供商,覆盖了超过800万的财经用户,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外交政策》《中国经济年鉴》等重要媒体机构引用和报道。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先锋民间智库,智谷趋势的研判分析经常进入决策者视野,影响了*有影响力的人。其客户多集中在全球500强和中国500强。旗下公众号入选清华大学、人民网十大“*影响力财经微信公众号”、胡润百富榜自媒体公众号TOP 30,目前已形成了新媒体矩阵,包括楼市黄大大、海外掘金等系列公众号。 

目录

第一章 巨变中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超级城市篇:北京对标华盛顿,上海对标东京,广深对标大旧金山

二线城市篇:天花板终于被挪开,中央正在给大城市松绑

中小城市篇:警惕地方财政危机

政绩考核篇:GDP“注水”催生数据统计新革命

南北差距篇:比起东富西穷,南强北弱更令人着急?

楼市分化篇:小城市全面日本化,大城市全面香港化

抢人大战篇:30 多个城市拿命抢人

第二章 京津冀版图重塑

北京离上海越来越远,离中央越来越近

财政过紧日子,全国支援帝都的时代来了?

天津疯狂“抢人”,是对上轮经济周期的大清算

一张白纸的雄安,凭什么叫“千年大计”?

环雄安楼市冉冉升起,这是下一个人生赌场?

燕郊,正在成为梦寐以求的“北京”

第三章 华南,杀出一条血路来

广深港高铁开通,抹平大湾区的边界

造价1100 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为何值得用一百年收回成本?

粤港澳大湾区横空出世,剑指全球科创中心

华为又跑了,深圳遭遇中年烦恼

大国博弈炸出中国最牛街道办

汕头最盛产首富,也最为失落

全中国第一个自贸港,海南凭什么?

第四章 长三角的对手,绝不是珠三角

全球首个进口博览会,为什么不在广州而在上海?

杭州被G20 选中的秘密: 不按套路出了三张牌

“佛系”杭州,全靠卖地支撑?

苏州外资大撤退,这是被抛弃的前奏?

亩产论英雄,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浙江政务改造实验,关系到中国现代化速度

为什么江苏三十年来总是当不了第一?

杭州大湾区,决战金融科技时代

第五章 中西部的光荣之城

长沙,永恒的省会房价洼地

千年古都西安,陷入了一场生死赛跑

贵阳盛产“超级大盘”,为什么能躲过“鬼城”陷阱?

中部崛起谁才是龙头?郑州出局,合肥落败,武汉不可动摇

第六章 生娃,就是为国办大事

中国的房价开始“吃”小孩了

房价终结婚姻,人口滑坡之后再迎家庭崩解?

藏在1000 个数据背后的真相:珠三角超越长三角已无悬念

杀入“500 万俱乐部”,越来越难

第七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抢房潮”的背后,藏着扭曲的房地产调控

二线城市闹“房荒”,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前方预警,你将买到有史以来质量最差的房子

租客的末日时代,昨天买不起房,今天租不起房

中国式棚改,扭转三、四线房价的洪荒之力

一份超级文件出世,变相捅破“限购”

精彩书摘

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史诗级变化,有一道伟大的历史暗线。这些变化,有行政力量的推动,比如白洋淀边画了一个圈,雄安出世改变权力分布格局;比如贵州作为贫穷省份之一,发展大数据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在强省会现象中行政性资源的加持……

但越来越多的剧烈变化,来自于市场的力量,来自于自下而上的生长,来自于人和资源的自由选择。

深圳这几年的意外崛起,并不在顶层规划之列。腾讯、大疆、华为等也是自下而上生长的成果。城市化方向定为都市圈,某种程度不是一种事前战略,而是对结果的追认。人流、物流、资金流向都市圈汇集的趋势如大河荡荡,已成定势。向更自由、更繁华、更集约的地方流动,这是自然法则。南方的兴起,更是个体选择和资源流动的结果。

有一个说法,每一个东北人,终极梦想都是在三亚买一套房。这背后有地理决定论的影子。但南方,在大众语境中本就有离中枢远、边缘、自下而上、草根、自由、生机之意。北方则意味着秩序、体制内、威严。

城市洗牌、区域变局,越来越多是两股力量的交织: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和来自民间的自由选择。

但,后者的权重越来越大。如前所述,这一系列城市洗牌、区域剧变,说明中国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

由投资驱动、资源驱动,逐渐转型为消费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驱动。

因此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在不同时期具有了不同的地位。

天津的高光时刻就是在2008 年4 万亿计划之后的那几年,它的属性是投资驱动型,获得了大量的投资加持,一度有超过广州之势。但投资驱动的热度渐渐消退之后,天津失速比较明显。消费驱动时代的到来,南方天然有优势,比如各地都在推的夜经济,从天气角度,温暖的南方秒杀北方。

这一系列变化,是一首向往自由选择、自由迁徙、自由流动的史诗。

对自由和繁荣的向往,是人的天性,也是钱的本能,会冲破诸多藩篱。

人流,钱流,物流,在华夏大地上纵横重构,从之前的由一只手操控,变得越来越成为一个个个体的自由意志的总和,变得越来越成为一滴滴水珠汇成的浩荡洪流。

城市发展的契机

1. 国家政策利好:国家投钱或者给优惠的政策,比如北京的政治中心、上海的浦东红利、深圳特区、广州的广交会加持。

2. 外资引进:以新加坡工业园区为代表,依靠外商合资、合作、肚子等方式带动经济增长,走上出口导向型道路。苏州借助中国人口红利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因素,成为全球IT业的代工厂。

3. 自我生长(科技和金融):杭州的取消西湖围墙以及借助互联网弯道超车。

政府收入来源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核心指标,主要是税收。

2. 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

3. 举债,包括城投债、非标融资与委托贷款,中央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的力度不断加码,地方融资渠道要么收紧,要么受限。17年12月财政部说对于地方性债务中央坚决不救助,地方政府要趁早打消中央政府买单的幻觉,金融机构也不要产生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南方 vs 北方

人:12-17全国人口净增前十名,北方城市只有3个,前三名都在南方,分别深圳、广州、成都。

钱: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相当于城市的小金库,反应的是一座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前15名只有4个北方城市。

年龄: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最年轻的10个城市只有2个北方城市,深圳、东莞、厦门前三。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经济转型,计划经济初期,中国选择重工业道路,北方城市承接了诸多重点项目。东北的钢铁、山西的煤炭为国家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南方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如今新旧动能转换,北方地区国有经济占比较大,经济发展就显得步履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