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荐书 |《解读中国经济》——解读新时代的关键问题

2020-04-30 09:31:36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本书简介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绿盟推荐

总结历史经验历史教训:社会主义革命·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

解读关键时期关键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中美贸易

解读中国经济之作,十余种语言版本畅销全球

汉语、英语、德语、泰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塞尔维亚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

全民阅读活动“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国图书馆50种好书/“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的56本书/中华全国总工会“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行动”推荐书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全行业优秀畅销书”/首批“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人。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第九讲 金融改革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第十二讲 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

第十三讲 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

第十四讲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附录四 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与中国应对策略

附录五 我与杨小凯和张维迎在到底争论什么

附录六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中国新的对外开放倡议与举措

序言

2008年6月赴世界银行任职前夕,我将在北大十余年讲授中国经济专题一课的内容整理成书,由北大出版社以和课程同名为题出版,聊补我在世行工作期间未能教学相长之憾。该书出版后甚受读者欢迎,获得不少佳评。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司机朋友在车上等领导开会时,从车座上看到其领导所购该书,闲来无聊拿来浏览,等领导开完会出来,竟已快阅毕全书,并能和其领导探讨书中所涉问题。

在世界银行工作期间,世界经济风起云涌,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攸关全球经济能否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危机中复苏,而普受国外各界关注。然而,国外学界、政界、舆论界对中国经济认识甚为肤浅,通常以国外学界现有理论为框架来解读中国经济的现象,未能把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性,客观分析判断,了解问题的原委和走向,其观点还经常掺杂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偏见。

忆想二十多年来,国外学界经常论断中国经济因未依其理论所主张的方式来进行改革,虽取得耀眼成绩,但不可持续,并崩溃在即。尤其是这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源于全球贸易不平衡,而从2003年开始,国外学界、政界、舆论界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全球贸易不平衡的主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常因理不直而气难壮,承受着诸多不该有的压力。根据中国的现实,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以严谨的分析、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国外各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是中国经济学家无可旁贷的责任。因此,今年年初我将《中国经济专题》一书翻译成英文,并增补一些新的数据资料,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以《解读中国经济》(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为题在全球范围出版发行。

此书出版以来深受国外读者欢迎,四位国外著名学者,包括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此书撰写了推荐,给予了甚高评价。在国际舆论界影响颇巨的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为此书撰写了书评,发表于该报,认为这是他读过的有关中国经济中最好的一本书。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泰国等地的学者也正将此书译成该国文字,出版介绍给他们本国的读者。德文版则早已根据《中国经济专题》的版本在2010年出版。

随着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上轮宏观调控的作用已近尾声,中国经济又面临着新一轮重大挑战和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何去何从?在国内学界、舆论界众说纷纭。2007年我曾以《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为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论文集,提醒读者不能简单地用现有的理论和过去的经验来看待中国的问题。但是,任何经济现象和问题总有其自身的逻辑,如果能秉持一种“常无”的心态,不受过去理论和经验的束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客观地观察、分析,任何现象和问题总能弄清其来龙去脉和表象背后所蕴涵的逻辑,因此,解读中国经济并非不能有模式,只是必须有新的模式。这本书是我在提出新模式来解读中国经济上所做的一个努力和尝试。

很高兴北大出版社能够根据英文版,将《中国经济专题》的内容进行更新补正,并以《解读中国经济》为名出版,将本书再次献给关心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国内各界读者。当然,解读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兴衰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对经济学家,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都是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抛砖引玉,引来更多经济学家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国的现实,提出更多逻辑严谨、自成体系,能够说明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发展成败,指引未来发展道路的理论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应该包括中国学者对人类知识、精神财富的增加所做出的新的贡献,这是对中国学界的挑战,也是提供给中国学者千载难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