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杨凯:不良资本市场需国家建立配套的法律机制

2019-08-21 11:20:11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导语:由绿法(国际)联盟主办、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支持单位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发展与法律规制高峰论坛暨绿盟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发布仪式”于2019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信达资产、北京AMC、天津AMC、河北AMC、光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北交所、中华金融和其他央企、国企、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代表共八十余人出席。新浪财经作为独家媒体支持单位,对部分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独家专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发展、治理金融风险,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

纵观整个不良资本市场,宏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凯在接受新浪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第一轮市场的变化,当年做的跟现在的市场,特征、参与主体、处置的方法手段,或者是市场的量级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是一个小众投资行业,因为就这个行业投资来说,跟资金、资源极其相关。参与的人很多,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很多羡慕到目前为止没有落地,市场没有真正的变现,是在倒手机构,这是造成这个市场比较混乱的根本原因。

因此,建立配套的法律机制应对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是较为关键的一环。而面对大规模的不良资产,杨凯表示,在社会上化解掉,真正落地掉。国家要做的是第一个配套相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际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他对行业的社会价值,跟落地的价值的机制是不匹配,很多行业法律层面的规定其实不清晰。如果不良资产是规模在增加的情况,一个是银行体系,银行体系的本身需要干什么,确实要根据金融服务实体的角色做一定的指标调整。

以下是采访实录。

采访者:您认为现阶段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杨凯:我们经过第一轮市场的变化,当年做的跟现在的市场,特征、参与主体、处置的方法手段,或者是市场的量级发生根本的变化,今天的对比来看,当前的市场是比较混乱的。2016、2017、2018年这三年,它的热度很热,参与率非常多,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小众投资行业。因为就这个行业投资来说,跟资金、资源极其相关。大家都在玩一个很专业、很小众的领域,然后是大众玩小众。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这像股市一样,为什么散户大部分的亏欠,因为他们玩资本市场高深的行为。港股或者美股是没有个人炒,都是机构在玩。在不良资产的领域中,应该是机构拼杀的领域,往往当前的现状是大部分的参与主体没有行业投资经营。当然这也跟行业有关,投资渠道非常有限,又被各种说这个行业很暴利,很有前途,大家就都进来。最后很多都会成为韭菜,因为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项目没有落地。我们在资产包里面,经过持牌机构到市场,市场没有真正的变现,是在倒手机构,也像一个聚集。就跟中间商赚差价一样,最后发现支撑不了层层加的收益,这就是我一直认为这个市场比较混乱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中金融风险的化解也不是一件好事,刚才我一直在想这么一个问题,通过火热的市场把金融体系的不良转移到金融体系之外,参与者没有资金的优势,没有资源的优势,最终项目落地不了。行业叫做不良的不良,二次不良,不良之后就是一个社会风险,最终还是风险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包括前几年很多P2P就是拿不良资产来炒,为融资做服务。最终还是把风险留下。我们真正做不良资产的行业,或者业务,它的社会性目的就是化解风险。

采访者:面对这么大规模的不良资产,有更好的处置方法吗?

杨凯:第一个应该做分层,现在化解的是什么?至少目前的阶段是从金融体系挪到社会,其实更好是在社会上化解掉,真正落地掉。国家要做的是第一个配套相应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际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他对行业的社会价值,跟落地的价值的机制是不匹配,很多行业法律层面的规定其实不清晰。

如果不良资产是规模在增加的情况,一个是银行体系,银行体系的本身需要干什么,确实要根据金融服务实体的角色做一定的指标调整。

采访者:本次论坛中发布了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杨凯:各个主体、各个组织通过自己的观点,发表对行业现状的分析,这是一个智慧的结晶,或者是对当前现状的总结。对行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一是给大家思考的范本,第二也对大家规划未来提供一个起点,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特别声明

本文为“第三届中国经济发展与法律规制高峰论坛暨绿盟2018中国不良资产蓝皮书发布仪式”中专家接受新浪财经专访实录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后台联系小编。绿法(国际)联盟将继续推出其他专家独家专访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