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搭建法律人和需要法律人的桥梁

2017-05-05 09:22:38  来源:首届中国律所发展与创新论坛   作者:王凤梅

导读:2017年3月22日,由《民主与法制》社、《中国律师》杂志社、绿法(国际)联盟、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定位“绿所”,聚焦“跨界”——首届中国律所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法律界、经济界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就探寻行业发展本质、把脉行业发展规律、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展开跨界交流研讨,打造律师行业品牌论坛,共同托起行业崛起的力量。

律新社CEO王凤梅出席论坛并讲话。她表示,律师行业的跨界元素有三个要点。第一,要专业。这是行业立身之本。第二,要抢占机遇。第三,法律科技的运用。第四,借助IP。总体而言,应当通过律师行业的专业平台,定制媒介专业品牌产品进行宣传。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可能是今天现场一个特别的“跨界”人,与今天主办方《中国律师》杂志社和《民主与法制》社相比,他们是专业媒体,而我是从大众媒体跨界到法律服务业。很多律师问我为什么会从报社辞职而从事法律媒体?我说我有一个梦想,因为在做媒体的时候特别希望我们的生活都是幸福的、公正的和公平的,但是会经常看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我作为一名专业的信息工作者和法制意识非常强的公民,在需要法律帮助或者帮助别人寻求法律援助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因此我一直在想这条路在哪里?这个通道在哪里?在过去的十几年工作生活当中,我有意识地花了五年时间去了解政法系统,并咨询了很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公共法律服务部门有一些了解,我发现这里面还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了解到律师的很多工作和生活状态之后,我发现我们缺少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公众如何认知法律服务,如何认知法律服务的提供者。这就是我创办律新社的初衷,我希望在法律人和需要法律的人之间架一个桥梁。

在这个桥梁中,有人选了互联网,有人选了联盟,有人选了其他各种各样的组织,而我却选了媒体。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媒体的,我知道媒体在大众传播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法律服务产品推广时都会遇到瓶颈,我们把全国所有做互联网法律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几乎都了解了一遍,发现都面临一个瓶颈,我们在内部可以把专业信息梳理的非常顺畅,但向用户传输的时候却一直很难。我总结了一些原因,也是法律行业的长期痛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即用户与提供商之间的不对称。因为法律行业的形象在公众眼里是模糊的、看不清楚的、也无法描述出来的,这也就是现在这个行业存在的顽疾,在整个社会认知当中存在的信息鸿沟。

法律服务行业经常是冰火两重天,在法律行业内讨论的非常热烈,而行业外却一无所知。法律媒体的最大好处是第三方角色与功能,能够用彼此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我们发现法律行业外很需要,但是行业内部也很需要信息对称,两个桥梁都还没有完全对接起来。

跨界元素有什么呢?第一,要专业。这是行业立身之本。第二,要抢占机遇。上海一位律师在印度开律师事务所,也特别受欢迎。第三,未来的法律服务在哪里?一个重要的跳板就是法律科技,我们千万不能忽略这个元素对我们的帮助。第四,IP,网红。我们一定要让律师行业形象清晰起来,让律师的团队清晰起来,这个是很多人没有去特别重视的地方。因为我们不懂传播,还疏于建设,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些方式,比如第三方建设和自己建设去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而言,应当通过律师行业的专业平台,定制媒介专业品牌产品进行宣传。这个宣传要有工具和内容,还必须将律师行业的文化表达出来。这种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尊重的文化。我们还要主动跟媒介接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重视。最后,我理解的“跨界”,需要没有学过法律专业的人往前一步主动了解法律,更需要法律行业的从业者往外跨一步去传播法治精神。这才是“跨界”真正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