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央再度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科技赋能后的金融,在服务提升上会有哪些新特色,又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等提法,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制度,防范大型科技企业风险,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
-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主要指标同比呈现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
3月12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工作重点,涉及推动适度生育、逐步延迟退休等焦点问题。
-
2021年两会已渐近尾声,在今年两会上,在银行金融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有哪些提案或议案?又有哪些重要观点?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关关键词。
-
近日,证监会召开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对近年来上市公司监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上市公司监管工作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
去年,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对经济增长呈负向拉动。今年将如何提振消费?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各代表委员也围绕这一话题,提出扩消费实招。
-
3月3日,据新华社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近日在杭州、无锡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情况时说,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自1月下旬起,倪虹就赶赴了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地调研督导楼市情况。
-
今年两会正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一特殊时点举行的两会,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期待。从采访代表委员、业内人士以及获悉的拟提交提案和建议内容来看,科技创新、碳达峰和碳中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或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走势也备受关注。
-
随着近年来支付市场的勃勃发展态势,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此前,为加强客户备付金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份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