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向90位世界主流权威经济学家分别提出一个问题,由他们在自己专研的领域中给出答案,或启发思考的方向。他们是肯尼斯·阿罗、乔治·阿克尔洛夫、阿比吉特·班纳吉、本·伯南克等3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格林斯潘联合公司总裁艾伦·格林斯潘,曾经或在任的欧洲央行行长、美联储主席、意大利银行行长、以色列银行行长、英格兰银行行长以及希腊央行行长;更有数十位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校长、经济学教授等。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为把握改革和开放的辩证关系、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要理解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理论内涵,又要充分认识改革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层次改革中推动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与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吻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16.3亿吨,同比增长3.3%,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90.9亿人次,保持快速增长。
-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好从科技强、专利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创新发展之路。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战略规划司副司长梁心新介绍,截至今年11月,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占比达73.5%,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贡献显著。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专家表示,部署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将有效维护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扫码检查”“反向监督”等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2024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贸易需求总体上升,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供应链重构加深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贸易总额虽有所增加,但发展失衡和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因素也更加突出,面临的挑战增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重视投入数字服务贸易以及培育和强化数字贸易生态系统,能够更好释放在信息通信技术贸易和数字交付服务贸易上的潜力,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好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挑战。
-
在日前举办的2024数字交通大会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表示,数字交通已从顶层规划发展到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创新技术产品不断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的阶段。交通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交通建设在创新应用中不断突破,已成为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抓手。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发布。其核心在于通过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安全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以此提升城市的设施韧性、管理韧性和空间韧性。这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和主动谋划,不仅关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更强调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时的应对能力,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等作出系统部署,为深化价格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充分认识价格改革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切实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这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