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制造是实现生态工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制造作为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目的是革新传统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多方面、全流程实现“绿色化”,从而构建起以绿色为特征的制造体系。
-
近期,人民银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官宣的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三联通、三便利”举措令金融市场为之振奋。香港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自由度、金融市场深度、国际化法律环境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一国两制”方针,积极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等金融管理部门沟通,推动两地金融合作,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取得了积极成效。
-
为了切实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我国出台了一批外贸支持政策措施,并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我国外贸顶住压力,进出口规模回稳向好、稳中有增,体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
2023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22.75万亿元,保险公司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融资支持25.4万亿元,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相关金融监管政策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日益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稳健运行,产品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距离上一轮“赎回潮”已经过去一年时间,银行理财市场正在摆脱“阴影”,产品存续规模有所回升,新发产品数量较2022年有所增加,投资者情绪逐步恢复。但在“打破刚兑”背景下,投资者风格偏好更趋稳健,买短期和买稳健产品成为主流,银行理财大幅增配存款类资产。
-
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备受关注。跨境投融资是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纽带,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题中之义。我国始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落实一系列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措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疏通资本跨境流动堵点,深耕“一带一路”倡议、创新跨境投融资方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
2024年1月26日,新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公布施行。新标准提高了经营者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经营者集中的规模门槛,使得在旧申报标准下负有申报义务的投资并购交易无需再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降低了投资并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利于当前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当地时间1月30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2023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仅为0.1%,接近停滞。初步估计欧元区和欧盟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均为0.5%。横向对比而言,欧元区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商务部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了3.3%。欧美经济之间的落差加大,意味着2024年即便欧元区恢复了可靠增长,也要继续面临竞争力趋弱的考验。
-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财政始终充当着改革发展的“铺路石”。多地财政部门日前陆续召开财政工作会议,为2024年财政工作“划重点”。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地方财政在面临较大收支平衡压力的情况下,总体依然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有力发挥了稳预期稳经济重要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随着各项财政政策积极实施,我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增速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
-
国务院国资委1月29日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为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2024年,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