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呈现多样化态势,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刻画和理解日益多元。地域文化的部分特点成为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营商环境、政府行政效率等也被纳入观察区域发展的视角,这些都拓宽了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视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以国内规制融合为主的“边境内”措施,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所在,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扩大制度型开放也意味着从思想到实践、从对内到对外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在推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进互信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需要“创新支持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模式”,这一指示对金融机构在农业领域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机构必须紧跟农业发展的步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周期灵活的信贷产品、普惠性的农业保险以及农机装备类金融产品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系统性地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强调推进重点领域的发展绿色转型和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紧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目标任务,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
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暴露出了严峻的能源供应与安全危机。为了应对能源危机,欧洲各主要国家大大增加财政开支。欧盟痛定思痛,采取多项措施增加能源储备,进一步推动能源多样化。现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已经步入第三年。对于欧盟而言,实现能源安全以及多样化仍面临着挑战。
-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中小金融机构由数量扩张转到质的有效提升上来,做出了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的部署。一般而言对那些资产规模较小、员工较少、主要做长尾客户以及在市场细分中不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特色化经营是明智的选择。现在中小银行营业网点遍布于城乡,但是业务高度同质化,而差异化不够。中小银行应立足当地资源,以“人一我十”的韧劲、“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巧劲开展特色化经营。
-
国企央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事关我国参与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前景,关系国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高度和改革深度,必要且紧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官网消息显示,2月26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谋划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举措,加快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赋能,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提升服务实体产业的能力效率。
-
信贷结构演变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映射,信贷投向优化也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近日出炉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成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持不断增强。
-
随着通胀水平的下降,市场愈发关注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究竟将在何时开始降息。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欧元区经济整体表现不佳。但对于欧洲央行而言,经济的疲软并不能成为影响其降息的决定性因素,并且欧洲央行认为,过早降息的风险要大于过度加息所带来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何时开始降息的问题,欧洲央行的政策决策者们依然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多位欧洲央行官员都表示,降息要“慢慢来”。
-
作为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举措,消费券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撬动消费的倍数可观。发放消费券要根据消费需求、行业发展等因素,合理、精准设定消费券使用范围,要加强资金监管,还要和其他财政政策措施协同配合,打出有力有效“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