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17:03:11 来源:新监管时代下私募基金与资管高峰论坛暨全国私募行业法律健康指数发布会 作者:绿盟研究院
摘要:2018年5月27日,由绿法(国际)联盟、新浪财经和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新监管时代下私募基金与资管高峰论坛暨全国私募行业法律健康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接受独家专访时表示,“今天整个金融体系在新政的情况下是监管收缩的,而收缩的时候新工具、新空间相对会是少的,所以我预期有三年的收缩期,不会有效的拓展,但是十年,中国证券市场,中国私募的证券市场一定会大发展,社保基金也会进入其中,去看成长性和成长收益比,一定会。”绿法(国际)联盟秘书处对专访内容进行整理,聚焦新形势下私募承接社保资金未来发展。
王忠民退休后一直很活跃,并没有从公众视线中退休,梳理其过往职业经历有大学教授、博导、大学校长,还做过省政府的秘书长,也做过市委书记,谈及与媒体的互动:“我既有理性思维的惯性,也有表达的岗位角色的要求,我并不回避面对表达的东西。如果说我退休之前还因为工作的时间的配置,而退休了以后,更能去静下思考和去表达,显得和媒体的互动反倒比过去更多了。”
他感慨,自己第一天当老师,请几个学生做分享,发现这些孩子有很多的思想:“我才知道跟年轻人在一起,不是你是一个永远只是老师的角色,你是一个互动角色,你是一个彼此可以成长,甚至彼此互为师生的关系。”
谈及自己在部分学术团体担任学术顾问角色,王忠民也坦言担任这样的角色好处多多,可以一直向正在从业当中的年轻人学习,他们给你带来的信息量,他们来自一线的提问会促进我的思考,促进我信息的积累,填充我的数据库和数据包;从而会让你的思维活跃,调动你的信息存量和思维存量,去回答更新的问题。过去我是更多回答我工作当中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回答学生、回答同行、回答大家在学术研讨甚至在有一些有争议的学术研讨当中的问题,是保证我的思维的前沿性和思维的青春性的表达。”
王忠民还呼吁大家更多关心关注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投资,“因为社保基金的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的收益率,最后一定回归到收益人当中,这是社会利益,这是公众利益,这是民众利益,是社会得以心里安静和财务支持有效性和未来大家都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效的社会基础”。
以下为对话实录:
谈私募承接社保:未来十年一定会实现
新浪财经:您在社保待了15年,副理事长岗位13年,您怎么看未来私募在承接社保基金这块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
王忠民:如果从这个视角去看这个问题,社保基金的大部分的资产,配置在固收市场当中,总体市场配置不低于40%,而40%当中配置到私募债当中的比重相对比较小,大概只占全部债券50%的资产的债券当中的5%—10%,最多到这个程度;
如果到二级市场公募市场领域来看,社保基金在证券市场当中占了全部资产配置的25%—30%的配置比例,但是这当中不含私募证券基金,全部是公募基金。回过头,我在私募股权当中,大概通过直接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大概占了15%的配置比例,所以简单的归纳一下,我在私募股权里面的资产的占比,比我在私募证券当中的占比要大的多,尽管证券投资是我总资产配置比例当中的较大板块,但是在这个板块内部私募的部分反倒是小的。
新浪财经:这个原因在哪里?
王忠民:私募股权领域当中是一个没有其他的更多的公募工具可选择的,而在私募证券领域当中,是公募证券的有效性、充分性、发展性远比它大、比它早、比它充分,而且法规制度体系更稳定,社会保障资金的大资金一定是选择这个。
新浪财经:私募证券在国外可以拿到社保的钱。
王忠民:那是国外的社保基金,不是我们的社保基金。
新浪财经:未来有没有可能说也会像国外的模式,私募证券也可以拿到(社保的钱)。
王忠民:未来三年,我没看到在国内的实现,但是未来十年一定会实现。
新浪财经:为什么?
王忠民:今天整个金融体系在新政的情况下是监管收缩的,而收缩的时候新工具、新空间相对会是少的,所以我预期有三年的收缩期,不会有效的拓展,但是十年,中国证券市场,中国私募的证券市场一定会大发展,社保基金也会进入其中,去看成长性和成长收益比,一定会。
谈社保选管理人——有能力、有制度保证、有品牌、有好的track & record的记录
新浪财经:我们放到十年甚至更长远的阶段,中国私募证券基金行业一定可以有这样的机会承接社保的大资金,从现在开始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去承接社保这样的大资金?
王忠民:目前用公募的视角看,今天看公募基金和公募管理团队的时候通常都管千亿几千亿,甚至超过万亿规模,社保基金包括项目社保基金大资金,一般委托出去要委托百亿左右去选择。今天的私募的证券领域当中,管几百亿的,管千亿的有没有。
显然现在单一的私募证券里面基金管理人当中,管单一客户超过百亿规模的应该是少数,所以需要规模上和单一账户的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当中的成长过程之中,因为成长时间相对短一些。这是有可能性的,因为社保资金规模太大了,一定是说有一个最低的规模效应的选择。现在似乎还没到如此的规模,这不重要,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规模对比,关键是私募领域当中基于整个中国证券市场当中的法律的角色地位的确定,管理、监管和自身的制度体系当中的不仅确立了,而且运行了多年,是有效的,是成熟的,里面的合伙人已经有了十年左右的积累以后,始终是信用有效性和持续增强性的,确立了品牌,确立了价值,这些如果都有,社保为什么不选它?因为它能帮你挣钱的时候,是你主动想去找它的问题。
我们希望社保选择的管理的对象一定都是有能力、有制度保证、有品牌、有好的track & record的记录,达到这个时候社保基金肯定是要选。
新浪财经:明白了,就是具备一定品牌、团队还有管理大资金的能力。
王忠民:还有总体的体量,如果现在市场上假定只有5家较大的管理规模的私募证券,这个业态当中不够选,如果这当中已经有一百家、一千家、一万家,就可以万家相互竞争的时候,我从中选好的。所以这与业态成熟度与里面市场的主体多少、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竞争的关系,还是联盟关系都有很大的关联。
谈社保摸索经验:只做母基金的业务
新浪财经:现在大家可能觉得FOF是比较适合中国的投资者结构,但比较下来,中国最大的FOF应该是社保基金,不管从管理规模资金体量还是整个资产配置体系完备程度。
王忠民:如果把政府的PPP基金算上去,有可能更大。
新浪财经:但考虑到规模上还是团队整个体系框架比较完备,社保基金是很好的学习对象。但走到今天,当年也是借鉴全球各国社保体系管理,我们参照学习了哪些又做了哪些创新?
王忠民:如此大的题目让我讲,应该讲两个小时。鉴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泛泛的讲,我们在做自己的社保基金的时候,一定是向全球已经成熟的有社保基金的国家和他们的运营管理制度学习,这是从设立之初就必然的会做这样的东西。我们走过了18年的历程,向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当然也不一定100%照搬某一家,而是集众家之所长,基于我们国家社保基金的现实去做。社保基金在公募市场、私募市场,包括我做固定收益的投资,证券的投资和股权的投资,所有这些领域当中,我觉得我们有一点自觉的不自觉的在学他们的时候,我们走了一条现在回过头看挺有价值的做法,就是我只做母基金的业务,而不做具体的子基金的管理人。
因为如果我要做了子基金的管理人,我的钱是不是全部都委托到我的子基金里面去,我这个子基金是不是市场当中最好的,即使时点上是最好的,是不是持续最好的,如果我不做子基金的管理人,我只是跟这个业态当中的子基金越专业化,越成熟,规模越多,队伍越多,业态越成熟,我选择最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我选择的标准,选择的动态的优胜劣汰的机制成熟,我始终在市场当中是选已经成长起来的时候最好的团队去帮我管,由于我没有做具体的GP管理人,我是一视同仁的,我是市场公开透明的,我是标准一致的,我就可以做的好。
今天看其他非社保基金在做的时候,通常说我成立一个管理公司,我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我是GP,我把我的钱放到我的管理公司里面,但是你怎么保证那个东西点上、动态、持续、最优,社保今天在股票市场,固收市场,私募市场都走的母基金的模式,应该说不仅我自己获得了成长和有效性,而且培育了和市场当中的所有的子基金和管理人是共成长,共发展,母基金视角下看的投资者、市场的制度、市场的参与者、市场的层次都是有效的发展,我们在这当中动态的走向了相对优秀,是因为这样的母基金独特的方法,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总结出来的一点成熟。
我也不敢说我们就把国外好多东西学了,我们学了比国外有些机构同时期做比较要好一些,同时有一些人家比我们还好,比如资产配置比例和配置策略当中,过去十年、十五年有的国外的基金可以在全球的非本土国家的配置比例占到总的资产配置当中的50%、60%,那是因为他那个国家的市场已经发展的相对平稳了,而全球有其他的机会,比如有中国,把更大资产配置配置到中国,收益率是高的,是成长的,到今天我们也看希望全球的养老金,全球的配置到中国来成长,分享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效。
我们的配置政策到今天为止,我是不是说当我们的GDP下降,国民经济在金融端收缩的时候,我们要不要把更多比例配置出去,这是一条我们要做比较分析,现在没有结论。因为全球的分散化是大基金投资过程之中的一条非常好的资产空间多元化和抓取全球化机会的国家的有效的策略。
另一点,全球十年十五年当中,总体资产配置比例当中,可能配私募股权,配直接投资占到总资产比例的50%,甚至60%、70%,还有到80%的比例,而不是只配置在公开市场当中的债券和股权,居然这个给它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那就是说像我这样一个,因为我们的社保基金,我这个社保基金的特性不是管直接的老百姓缴的养老金,结余的部分委托我管的,那个才开始,我管的是财政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划拨积累的,我是储备性的,使钱二十年、三十年都不用,如果二十年、三十年不用,今天中国的市场当中所有资金的久期的长度是最长的,最长的资金匹配到市场当中,股权类市场当中的波动性要穿透的长,才能战争波动,才可能取得长久期回报的可能性,要求我在私募权益当中占的比重高,新经济和新经济的产业的早期投资当中就可以切入的,这个比重越高,未来长期的平均回报就会越高,这个在全球当中已经有了,但是我们现在才开始有了一定的比例,还没到那么高的比例,我们要不要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我们还在观察,还在看,这些都是我们做简单的几条比较而言,没有绝对的结论。
谈个人:我挽留不了我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挽留我的思想
新浪财经:很好奇您现在的退休状态?
王忠民:我的过往的职业经历有当老师、当教授、当博导、当校长,所以有可能我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表达相对是自己的职业习惯吧,这是其一。其二我做过省政府的秘书长,我做过市委书记,包括我做大学校长,我必须面对媒体,不仅面对平面媒体,也会面对新媒体去表达我要表达的和我岗位角色要求表达的那些东西,所以我既有理性思维的惯性,也有表达的岗位角色的要求,所以我就把这两个东西放在现在我的工作当中,所以我就不回避,不逃避去面对表达的东西。如果说我退休之前还因为工作的时间的配置,更多的是在工作的角色当中,我退休了以后,我就更能去静下思考和去表达,所以显得和媒体的互动反倒比过去更多了。
会发现我更多的是学校里面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学术团体里面的学术发言和学术讨论和学术顾问的角色更多一些。
我觉得这个角色当中有几点好处,一个好处是,你会向正在从业当中的年轻人,你在向正在从业当中的媒体人,他们给你带来的信息量,包括今天,你发问的问题都是代表着年轻人,代表着媒体,这些东西会促进我的思考,促进我信息的积累,填充我的数据库和数据包。
另外只有更多的来自于社会一线前沿的问题,问到你的时候,才会让你的思维活跃,调动你的信息存量和思维存量,去回答更新的问题。
过去我是更多回答我工作当中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回答学生、回答同行、回答大家在学术研讨甚至在有一些有争议的学术研讨当中的问题,是保证我的思维的前沿性和思维的青春性的表达。
我当老师第一天就发现,我教的孩子比我那么小,他们如果发问我问题都回答不了,如果讲的时候说我现在这堂课让这个学生讲一段,他讲一段,结果你发现他们还有很多好的思想,我才知道跟年轻人在一起,不是你是一个永远只是老师的角色,你是一个互动角色,你是一个彼此可以成长,甚至彼此互师生的关系。
放大到今天的智能时代,数字化时代,年轻人的思维,年轻人的创新一定超过,我们OUT了,我们老了。我挽留不了我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挽留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