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智库 | 重磅!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加大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

2020-02-20 12:42:40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2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

报告重点内容 

1、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对物价形成扰动,应继续密切监测分析。但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

2、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3、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适当降低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向实体经济让利,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4、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作用,支持钢铁行业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降成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5、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锦州银行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处置相当规模的风险资产并同步增资扩股,修复资产负债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6、未来几年每年仍可实现11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每年求职数量较多。考虑到我国就业压力的结构性特征较为明显,稳就业工作既要关注就业总量又要优化结构。下一阶段,要更好发挥各方政策合力,缓解结构性就业压力,促进实现充分就业。

7、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是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着力点。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防范社会信用收缩和经济下行压力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的风险。这一机制设计也有助于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使得宏观杠杆率很难像2009年至2017年一样年均上升超过十个百分点。

8、2019年,全球范围内名义收益率为负的债券规模一度高达17万亿美元。负利率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助长债务规模攀升,导致银行存贷利差缩窄,降低银行利润率等。

何为逆周期调节?M2和社融增速要略高于名义GDP

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展望历来是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重头戏”。《报告》透露,下一步,将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精准把握好调控的度,加强预期引导,维护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正常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

如何“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报告》单列专栏予以详细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是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着力点,既兼顾经济增长,又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

不过,《报告》指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往往和社会信用收缩交织共振,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防范社会信用收缩和经济下行压力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的风险。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货币政策突出结构性宽松,对小微民营企业等经济薄弱领域精准滴灌。《报告》认为,总体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取得积极成效。先看一组数据:

1、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2019年增加2.1万亿元,是上年的1.7倍,年末增速23.1%,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04万户,同比增长26.4%。

2、民营企业贷款 2019 年增加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增量在企业贷款中占比为42.5%,较上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

3、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19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2%,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为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点,降幅明显超过LPR降幅,反映LPR改革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正在发挥。

《报告》提出,央行将用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多发挥“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尤其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作用,继续用好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对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保持稳固支持。   

银行要发挥利润多优势向实体让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总体趋缓,但仍相对较高,受到普遍关注和讨论。数据显示,至2019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6.56%,利润总额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约39.01%。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同比增长9.19%。

《报告》也关注到了银行利润增速相对较高的问题,并在专栏中详细分析原因,认为需理性看待。

从利润使用看,商业银行利润主要用于缴纳所得税、分配股利、提取一般准备、提取盈余公积和留存未分配利润,其中后三项都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A股上市银行近三年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利润约17%用于缴纳所得税,23%用于普通股股利分配,剩余的60%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由此可见,银行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大部分又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最终反哺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报告》称,当前,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需要有资本金,化解风险也要有资本金,而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有助于银行补充资本,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达到国际监管标准。

《报告》还分析,从利润来源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与资产规模较大和管理成本较低有关。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为2.2%,处于国际中等水平,高于亚洲银行业,低于美欧银行业。2017和2018 年我国商业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低于30%,而大部分国际主要银行成本收入比高于50%。 

来源 | 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