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12:37:45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2020年2月15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线上专题研讨会通过网络平台顺利召开,主题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判断、短期对策和中长期改革”。绿法联盟研究院整理论坛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刘世锦:争取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转危为机深化改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参加并发言。
一、应争取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国民经济全局不至于伤筋动骨
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疫情时间长度。如果疫情控制在一月份,影响的主要是消费,重点是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交运等服务业;如果控制在二月份,影响就要扩大到生产,涉及到工业、建筑业、农业;如果延伸的三月份以后,影响到就是长期生产力,很多企业执行不了合约,发不出工资,现金流撑不住,就要关门破产。所以,关键是要控制疫情时间长度,不能使一个意外短期冲击,变成中期甚至长期冲击。从近期疫情走势和有关专家研判看,可以提出一个目标,就是争取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基本控住不是说疫情结束,疫情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而是说疫情扩张势头得到抑制,进入稳定回落,疫情走势的大致轮廓比较清楚了。近日确诊和疑似病例增量已经出现拐点,稳住态势,争取存量拐点的出现。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疫情主要是对消费和生产的短期冲击,国民经济全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二、在疫情可控前提下复产,度的把握取决于各地治理水平
实现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目标并不容易,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随着节后返程复工,疫情会不会反弹。目前各地都面临两难选择。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道理好说,落到实处很难。疫区和非疫区,返程集中的大城市和其他地方,三产和一二产,三产内部的线上与线下,都有差别,关键是要把中央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分区治理,差异化政策。这样就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一刀切对治理水平要求很低,懒政足可应付。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政策,既要敢担当,也要有能力,治理水平的差距就出来了。各地情况不同,政策不同,但政策效果可有相同的衡量尺度,这就是在疫情可控前提下恢复生产、恢复经济。防控过度,挤压经济增长空间;疫情反弹,对经济冲击更大。这个度的把握反映的就是治理水平。能否实现二月底基本控住疫情的目标,治理水平是一个重要变量。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主要检验的疫区治理水平,以后一段时间对各地治理水平将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三、危中之机非过量放水,而是实质性深化结构性改革
危中有机,问题是怎么看、怎么抓这个机。一种需要避免的情况,是宏观政策上借机过量放水。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压纾困。这对稳定人心、稳定预期是完全必要的。但也有一些呼声,实际上是借机搞大规模刺激政策。这类政策效果已有过很多讨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副作用很大。如果二月底能够基本控住疫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措施主要限定在“精准救助型”范围,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应有的战略定力。
许宪春: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并蔓延至各省区市,对全国各地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新冠疫情还在持续,目前准确判断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现有研究大多参照非典型疫情对2003年经济增长的影响来判断这次新冠疫情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然而在参照非典疫情研究新冠疫情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两次疫情发生的国际国内经济增长背景的差异,目前全球经济的增长态势和国内经济的增长态势都弱于2003年,这次新冠疫情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会大于非典疫情对2003年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于非典疫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具有有利条件。中国政府控制新冠疫情的措施迅速而严厉,疫情持续的时间可能短于非典;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远高于非典时期,抵御新冠疫情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在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广泛渗透,通过线上办公和网络购物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疫情对线下生产和生活的冲击。因此对于这次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必过于悲观,但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曹远征:保民生、保企业、保就业,避免经济过分脱轨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虽是全面的。但也有轻重的区别。从供给侧角度观察,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冲击相对较轻,制造业次之,服务业,尤其是餐饮、旅游、商场等较重。这也构成了复工复产的顺序。从需求侧角度观察,疫情对投资的冲击相对较小,对消费的冲击虽大,但也易恢复。但对出口的冲击可能比预计的大,而且恢复不易,需重点关注。
国际经验表明,外部冲击经济的最大凤险是经济运行偏离原有的轨道,出现了脱轨,不仅恢复不易,而且因众多后遗症,带来新的问题,陷入不良循环之中。其实国内外关注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问题都反映了这一担忧。为防范这一风险,在抗击疫情中,应保底避免经济过分偏离轨道。以下三点十分重要:保民生、保企业、保就业。
国研中心张承惠:对新冠疫情的建议
1. 对疫情影响进行测算。一是用情景分析的方法,估算疫情结束集中情境下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二是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失业、物价、社会影响和金融风险
2.针对不同情景制订应对预案,做好应急准备,有效管控风险。对近期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应加以评估。从财税政策看,还应加大力度,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加大地方债发行力度等;从货币政策看,可以考虑降息、加大货币投放力度;从金融监管政策看,应加大对不良率的容忍度,支持企业贷款展期,加快不良资产核销。
3. 从中长期政策取向看,应加快推进重大结构性改革。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管理、社会治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此次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提示我们,唯有继续深化改革,下决心在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才有可能有效防范下一次可能的危机。为此,需要组织力量,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改革方略及其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排出重要领域改革的先后顺序,研究具体改革措施和路线图。
4.加大对小微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在特殊时期,小微金融机构遇到的困难和压力远大于大中型金融机构,需要给予特殊支持政策。例如支持小贷公司等享受地方对金融机构的支持政策、支持小微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适度允许放大杠杆率、扩大小微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等等。
管涛:提高防疫科学性,发展债券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
一、进一步提高防疫工作的科学性
受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影响,当前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萎缩,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何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正常。防疫与生产“两手抓”对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挑战。疫情防控应该讲究成本合理、科学防疫,不能搞一刀切,野蛮、粗暴执法。这可能造成疫情经济冲击的二次伤害,打击企业家信心。为此,建议国家层面可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科学拟定应对预案。一是现在必须考虑如果疫情延续更长时间,是否需要坚持目前的防控力度甚至进一步加码。二是要前瞻性地加强对地方防疫情和稳增长工作的指导,避免矫枉过正。三是鉴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复杂程度远超乎想象,现在有些地方政府采取的事前核准、有序复工的做法值得商榷。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可考虑政府制定复工标准,企业按标准复工,政府事后核验。
二、进一步发展高收益债市场
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不只是发展股票市场,还包括发展债券市场。通过银行信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传导机制不畅。尤其此次受疫情冲击,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现金流更加紧张。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讲,此次疫情属于周期性冲击,对其经营业绩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发行高收益债(俗称垃圾债),可以通过市场合理定价,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疫情冲击本就增加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总体市场风险溢价上升,发展高收益债也是适逢其时。为此,一是针对高收益债市场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从评级、担保、定价、估值等方面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二是建立激励相容的安排,吸引银行理财公司进入高收益债市场,比方说银行理财公司买入的债,纳入该行的MPA考核;三是鼓励券商加强投研,推动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高收益债;四是加快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增加高收益债市场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五是活跃二级市场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
来源 | 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