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视界 | 开放共赢“中国策”——聆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的声音(一)

2019-03-25 15:27:10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法联盟研究院

摘要:第20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3月23-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央行等部委领导出席,这是两会后,世界再一次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坚持扩大开放 促进合作共赢”。

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稳中求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财政政策新举措”、“ 金融业开放与金融稳定”、“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等话题发声,聚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热点与趋势,探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城市、民生。如此重量级的论坛,探哪讨了些内容?论坛现场传出了哪些重磅声音?绿法联盟研究院对此次论坛将发布系列专题文章,持续关注论坛重要成果。

论坛声音

一、聚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经济

关键词一:推动中美合作新共识

史蒂芬·罗奇:中美急需达成双边投资协定 更自由地进入对方市场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认为,“美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就是以为不需要储蓄也能够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样一个矛盾跟中美之间的争论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正是这样一种矛盾,导致了贸易方面的问题,也影响到了美国的政治走向。” 

史蒂芬·罗奇表示,中国通过高储蓄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而美国是另外一个极端,没有储蓄也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必须要输入外国的储蓄,资产负债会出现极大的逆差。美国跟很多国家都存在双边的贸易账户赤字,比如2018年美国跟102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贸易方面的赤字,中国是最大的赤字来源国,美国甚至跟梵蒂冈都有贸易赤字。而通过双边的加税是不可能实现减少赤字的。

史蒂芬·罗奇给出了4点建议。第一个就是急需有一个BIT,双边投资协定。让中国的跨国企业和美国的跨国企业能够更自由地进入对方市场。第二,美国需要储蓄更多,来解决双边多边的贸易逆差。中国也需要去减少储蓄,来更多的促进消费等等。第三,在网络空间需要有引领的作用去维护秩序。最后,我们需要有更机制化的结构性的对话机制。双方都需要强化自己的体系,修复自己的体系,双方也需要去达成一些妥协。可以让度对对方重要的一些利益,通过妥协体现出更深刻的智慧,而不是硬对硬的愚蠢。

朱光耀:中美应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有着更加密切的合作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经济规模的60%。”3月23日,在以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

朱光耀表示,中美两国是在共同的政治、经济秩序下运作,也就是第二次大战以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全球之中。就经济制度而言,它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中美两国都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和关键的执行其规则的成员。就全球秩序而言,应该说是在二战以后,在美国的推动和领导来建立的。中国是这个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朱光耀希望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有着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服务于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因此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在现有的多种沟通渠道下,保持多种的沟通方式,同时建议考虑建立两国元首的定期会晤机制。第二,要充分发挥中美两国现有的四个高层对话机制和中美两国现有的省州城市友好合作机制的作用。第三,要充分发挥两国工商企业家的合作。最后,智库的作用和智库通过深入坦诚的交流,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对民众和媒体的引导。 

方星海:中国金融行业开放还有很多潜力,我们可以去竞争

3月22日上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到了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称开放对各方都有利,还有很多潜力去进行开放,也可以加快开放。

他说:“中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开放。我们可以开放,我们可以去竞争。”

方星海指出,中国可以和美国险资企业去合作,还有公募基金等等,在这些领域都没有问题,都可以去开放,可以去竞争。

“(开放)我们也可以加快。我们拭目以待,看一下会发生什么。但是我自己非常有信心,开放对中美双方有利,对各方有利。所以我们在金融行业有很多的潜力去来开放。”

关键词二:世界经济的危与机

迈克尔·弗罗曼:许多国家正采取单边主义,世界贸易管理体系需要调整

美国前贸易代表、万事达卡副董事长 迈克尔·弗罗曼23日表示“当下,每个国家都在针锋相对采取措施,很多国家采取单边主义去解决争端。所以我们应该回顾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当时大家没有遵循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的话,那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压力。某种程度上,如今的世界贸易管理是需要调整的。” 

迈克尔·弗罗曼认为,判断当下到底是危机还是机遇,是一个如何看待连续性的问题。目前美国政府有很多长期的担忧,确实有很多国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在提升,当然还有一些产业的政策也会负面的影响到其他的国家,而且WTO现在也越来越难来推动多边贸易的谈判。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目前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单边的对其他国家施加关税,包括一些新奇的对这个国家安全的解释。另外,美国还从很多协议中退出,其他的国家似乎也愿意去满足美国的这些要求。

迈克尔·弗罗曼表示,我们看到每个国家都在针锋相对采取措施,所以我们应该回顾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有多大的压力。如果大家没有遵循以规则为基础的方法的话,那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压力。现在某种程度上世界贸易的管理是需要调整的。我们看到很多国家采取单边主义的做法去解决争端,这就是市场的变化。

王一鸣:2019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不会出现全面衰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风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贸易摩擦的频发,正在冲击全球经济。二是全球债务水平居高,也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三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增大,影响全球的复苏进程。发达经济体谋求更加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规则和制度体系。但是掌控力下降,难以发挥主导作用。这个过程中,WTO正常运行受到干扰,G20机制也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另外,地缘政治动荡和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也带来不确定性。

王一鸣表示,全球经济的变局中,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在上升。不可否认,2019年全球经济依然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只要各种风险不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应该不会出现全面衰退。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体系稳定性提高,新兴市场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为应对风险创造了条件。

王一鸣谈到,从中长期看,三个因素对未来走势有很大影响。第一,新一轮技术革命能否成为推动全球增长和融合的引擎。第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能否达成共识,并发挥正面效应。WTO也面临新的问题,应对非关税措施不够有效,处理服务贸易能力有限,数字技术和知识产权监管能力不足。164个成员国达成一致,决策效率非常低下。第三,全球化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并能进一步升级来形成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对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的问题,王一鸣解释,从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中间可能有一个时间差。智能化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但要向产业领域渗透,形成系统性影响,还有待时日。

李扬:相比传统全球化的规则优先,“一带一路”推崇发展优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介绍,贸易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是去全球化最简单的途径。传统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呈现出很强烈的规则优先特点。但问题是,如果在强调规则的时候,不注意这些规则在其他国家可否落户,在其他国家实施之后,会不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好处。这样一个规则优先是有缺陷的,现在大家挑战的是这种意义的规则优先。

关于“一带一路”,李扬表示,我们不是要有一大堆的产能过剩向要走,而是要推进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方略。首先,“一带一路”串联的是穷国,过去的全球化下,这些穷国是被边缘化的,并没有在全球化的体系中,或者说进入了全球化的体系,但是并没有享受到成果。“一带一路”要让它们进入全球体系,享受全球化的好处,真正的让各个国家都进入全球化的浪潮。

第二,和规则优先不同,我们是发展优先。“一带一路”致力于推进参与国家的产能合作。因此,推进各国实现工业化,满足最广大劳动大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帮助国内解决贫困问题。

第三,“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如果说传统的全球化追求是趋同,脑子里想大家都变成一样,都变成美国。那么“一带一路”说的不是这样,承认差别,承认多元,我们要做的是共建、共商、共享。

劳伦斯·芬克:贫富差距加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贝莱德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认为,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全球储蓄率上升,带来一波经济增长。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民粹主义的上升,以及政府试图努力应对这种民粹主义的方式。

劳伦斯·芬克解释道,从金融危机之后,不平等越来越两极分化,虽然央行一直都非常有效帮助全球经济摆脱非常严重的衰退,但是它们所采取的工具,是那些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改善金融资产状况的工具。因此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人的财富得到大幅度增长,而对世界上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没有太多的金融资产,也没有从金融资产的大幅增值当中获益。 

所以,世界上的不平等,贫富差距被进一步的扩大,这是金融危机后的情况,也是民粹主义抬头的重要原因。

劳伦斯·芬克同时表示,全球的投资者,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关注那些有使命感的公司。当然,所谓的使命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要为他们主要的利益相关方谋利。包括股东、雇员、客户,更重要的是服务社区,为这些谋利益。

劳伦斯·芬克最后提及,应当要求资本主义为更多人的利益来谋福利的,这将成为基础,也成为我们进一步对话和合作的平台。资本主义也必须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发展,以促进更好的包容性。

马丁·沃尔夫:全球政府债务过高,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空间狭小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了经济的波动。比如,尽管从二战以后,经济每年都在增长,但是世界大战会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还有经济危机,以及因中东战争影响到的石油生产和供应。

马丁·沃尔夫表示,全球的金融体系是另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希望能够避免大的金融危机。当时,央行采取了大量的干预措施,把利率降到最低,并扩表。目前再看一下全球的状况,发达国家的债务占GDP比重比危机前更高,私营部门的债务稍微降了一些,但是政府债务大大扩张。如果金融体系再经历危机的话,现在货币政策的空间就非常小。所以,我们需要像上次一样,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开展合作。另外,去全球化也非常明显,而且未来可能还会变得更糟。

马丁·沃尔夫最后表示,历史上,人类一直证明自己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我们要持续不断开展全球合作,否则就是灾难。

关键词三: WTO改革与全球化的未来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认为,WTO的愿景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来促进全球贸易。在过去十年这个目标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实现,在全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制度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和20年之前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障碍。

帕斯卡尔·拉米表示,目前WTO需要准备两个计划来面对内部规则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和外部特朗普对WTO的威胁两个风险,A计划是让美国继续留在WTO,这也是日本和欧盟正在努力的方向;B计划我们也要考虑一个没有美国的WTO,需要中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帕斯卡尔·拉米更进一步提到,未来我们要让贸易保持开放和自由。多边贸易机制非常重要,双边的贸易机制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弱了,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的多边贸易背景之下,比如说像补贴,或者是关税,对消费者的保护等,这些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具有多边性质的。因此,帕斯卡尔·拉米最后提及:“长期来看我们要对WTO进行改革或者对以多边化的制度的多边贸易机制进行改革。”

高燕:经济全球化未来仍是“蓝海”,世贸组织要照顾大多数成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认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基石。世贸组织成员的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额的98%以上。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现行规则也确有不完善之处,没有反映出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动向。

“中国是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实践者。”高燕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支持对世贸组织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革和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虽然不够完善,但不能改变贸易自由化的大方向,要坚持平等参与,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照顾大多数成员的关切,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

高燕总结道,在经济全球化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各国政府、工商界、行业组织携手并进,中国将当好中外企业经贸交往的桥梁纽带,积极为决策者提出更多的明智的建议,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贡献更多智慧,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巴尔舍夫斯基:国际组织需及时调整战略 否则无法促进全球化繁荣

美国前贸易代表、美国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资深国际合伙人巴尔舍夫斯基认为:“随着全球化越来越脆弱,全世界大多数的人都在反对全球化。”对此巴尔舍夫斯基表示有两点可能原因:第一,很少有人经历过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第二,我们没有为全球化的‘失败者’做太多事情,在发达国家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输家。

面对对全球化的指责,很多国家认为有可能是因为包括WTO在内的国际组织造成了这样的不平等的情况,巴尔舍夫斯基如是表示。“很多国家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来对全球贸易或者是全球化设置一些障碍,这样使得在公众当中对于全球化以及国际组织产生了一些憎恨的情绪。”

就此,巴尔舍夫斯基表示,在过去的18年当年,WTO的成员国没有能够成功的进一步释放传统的经济体当中的新的活力。如果我们不调整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实现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体系下应该实现的那种繁荣。这是我们未来应该走的一个方向。

宁高宁:在几个问题上的共识决定WTO是否还能够存活下去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高宁提出,现在要反思,我们是否还深信全球自由贸易,是否还需要贸易全球化。“这个最开始是美国提出的,并不是中国提出的,中国人深信并且跟随了”。他指出,现在要在几个事情上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决定世贸组织是否还能存活。

宁高宁解释道,在贸易政策中,由于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是否应该得到公平待遇,是否应该把贸易和意识形态结合,贸易政策和国家政治体系是否有关联,国家的贸易平衡状态和一个国家在全世界的地位有没有必然联系,贸易政策和国内大选有没有关系,以及可否用贸易政策赢得大选,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中国“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论坛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对话、合作的重要桥梁。

今年,论坛将迎来第20届。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坚持扩大开放是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前进道路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将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稳步发展。

论坛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财政政策、金融业开放与稳定、迈向制度型开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并针对当前大国竞争加剧、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起、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背景,就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协调、合作以及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共同携手应对全球性的发展挑战等进行讨论。

来源 | 财经网、新浪财经、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