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 22:27:56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陆续发力,专项债规模快速扩容,专项债管理不断完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
——援引自经济日报
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在稳增长、防风险和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作为经济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专项债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陆续发力,专项债规模快速扩容,专项债管理不断完善。首先,债务规模稳步扩大,为保持财政支出强度、拉动有效投资提供重要支撑。其次,支持领域不断拓宽,目前专项债重点支持范围已扩容至十一大领域,有序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债务期限持续拉长,融资成本有效降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由2018年的6.1年延长到2023年的15.2年,延长了9.1年。另外,投向结构不断优化,当前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不断优化,专项债投资的基础、兜底、引导等特点更加鲜明。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也不断加强,涉及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评价管理等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尽管如此,我国专项债券管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储备不足,部分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充分、方案不合理等,导致资金长期闲置,未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钱等项目”现象仍然存在。又如,信息披露不到位,部分专项债的披露内容仍存在关键信息缺失、披露口径不统一、披露标准地区差异较大、各类风险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等现象,且信息披露较多集中在发行申报阶段,专项债存续期间的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信息透明度不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此外,“重申报、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项目停滞、项目内容擅自改变、项目收益较差等,部分地方政府缺乏提升专项债券使用效率、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行动自觉,尚未建立“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审查机制不健全,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对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项债项目管理机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项目评估,推动专项债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和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债项目评审机制,确立科学的评审指标和标准,严格遴选新上项目,做到优中选优。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和成熟度比较高的项目,早发快用专项债资金。完善专项债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专项债信息披露平台,及时披露专项债项目立项、建设、运营及收益、资产情况,提高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完善专项债发行机制。明确专项债券发债、用债、偿债主体权责,减少省级政府的信用背书和隐性担保,提高专项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专项债券支持项目的变更和退出机制,以及专项债券提前偿付机制。继续优化专项债投向结构,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提高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完善项目配套融资制度,提高社会资金对专项债项目融资的积极性,更好发挥专项债券资金的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专项债资金管理制度。通过专户管理,精准核算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资本金、项目收入、还本付息等资金收支情况,加强对债券项目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挪用、挤占和虚报的违法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专项债项目全链条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绩效考核体系,依托“实物工作量”建立全方位闭环式管理链条,立体化、全流程做好专项债券的项目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促进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还要加强财政、货币、投资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做好专项债务风险动态监管、预警,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