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22:51:46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日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FDI)为负,资本净流出达118亿美元,自1998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公布季度国际收支平衡数据以来该指标首次转负。造成资金流出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美联储政策,即美国货币持续紧缩导致外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其国际投资。中国仍然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高质量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
——援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FDI)为负,资本净流出达118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公布季度国际收支平衡数据以来该指标首次转负。这个数据恰好与股市当中的北上资金持续抛售以及部分金融机构撤离中国市场一起发生,因此,部分舆论认为这是外资看空中国或者说加速与中国脱钩的表现,并加以炒作,影响了市场的预期和信心。
与此同时,根据商务部统计,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9870.1亿元,同比下降9.4%,但仍然高于疫情暴发前;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为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但中国同期FDI增加了5%,达到189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且大部分来自欧洲的跨国企业。
相关统计口径不同造成了数据表现上的部分差异,但仍然有大量FDI流入中国,虽然部分资金也在流出。造成资金流出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美联储政策,即美国货币持续紧缩导致外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其国际投资。随着中美倒挂的利差扩大,部分资金因此流出。比如跨国公司此前往往将在中国产生的利润进行本地再投资,这也是FDI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今年部分企业收益不及预期,而且人民币利率相对美国低不少,因此,一部分外资将利润积极汇出境外进行金融投资。传统上,再投资收益对利率和汇率预期以及经济周期性变化更为敏感。
这是一个由美联储政策制造的全球性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经合组织2023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FDI流量比2022年一季度低25%。印度2022-23财年(截至今年上半年),吸引的FDI比上一财年下降了16.3%,是印度FDI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就如联合国贸发会所预测的,2023年,国际商业和跨境投资的全球环境仍具挑战,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我国此前经济高速增长且资本流动受到部分限制的阶段,逐渐形成了FDI是长期稳定的资本流动的认知。事实上,FDI和短期资本一样经常剧烈波动,即使美国也是如此。只是中国的成长性与资本管制让我们能够抵御美元周期,因此市场感受不深。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此轮美联储大幅加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资本大规模流出并引发部分国家陷入危机的现象。
我们没有必要为主要由周期性因素造成的资本流动而过分担忧,而是要适应这种国际现象。虽然由于部分国际政治原因,全球FDI流向可能受到影响,但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首先,虽然部分制造业产能转移到东盟或墨西哥,但这些地区仍然依赖中国中间品,从而扩大中国出口;其次,中国企业加速发展也导致部分在华跨国公司竞争能力下降,比如汽车行业,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再投资。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本净出口国,并不缺少资本(数量),而是需要高质量外资,能够带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
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我国持续推进金融开放的同时,出现了一部分新进入的外资金融机构离开中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仍有待进一步成熟,按照国际通行的投资策略和方式,这些机构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较为有限。这意味着,中国在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也必须加快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及全球高质量外部投资规模更少,中国仍然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