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23:12:0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内生动力还不强的背景下,一些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新老挑战。如何提振民企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首先,要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再次,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期待各类主体能以平等、积极的关系展开良性互动,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动力。
——援引自金融时报客户端
紧锣密鼓的座谈、精准有力的政策,近期,围绕民营经济的利好消息不断。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决策层呵护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
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广为人知,但是,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内生动力还不强的背景下,一些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发展面临着不少新老挑战。当此之际,提振民企信心,被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如何提振民企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笔者看来,处理好三对关系尤为重要。
首先,要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一方面,政府部门多次表态并出台实际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提出,政府真正要做的是让市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以所谓的“无为”激活有效市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究竟选择“有为”还是“无为”呢?实际上,两者并不冲突。所谓的“无为”绝非“不作为”,而是要求政府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只设路障、不设路标。而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政府还应积极有为。
其次,要处理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全社会的智慧和基层探索的积极性。实际上,过去三四十年里,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都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实践探索,在“先行先试—全面铺开”的过程中,开辟出风险较小但效率较高的发展路径,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其中,“自上而下”可以有效动员各类资源,“自下而上”则能充分集众智、合众力。这也是未来在探索放权与管理、政企合作等问题时需要坚持的宝贵经验。
再次,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这里的“长期”和“短期”,不仅指政策权衡的目标是否长远,还在于政策本身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长期预期。换言之,长期制度胜于短期利好,法治化环境优于短期政策“礼包”。事实上,这些年来,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在税收、土地等方面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对于企业家而言,形成稳定预期尤胜于零敲碎打的“大礼包”。观察浙江、广东等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做法,不难看出,吸引市场主体要将营商环境优化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成为一种“硬指标”“硬条件”“硬要求”,从而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创新动能。
总而言之,呵护民营经济不是靠单一的“管”或“放”,而是要转变思路,以更好的服务、更优的环境为发展基础;不是靠“礼包”来形成政策洼地,而是靠制度高地来形成稳定预期。诚然,这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也是必须长期探索的课题。我们期待各类主体能以平等、积极的关系展开良性互动,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动力。
来源丨金融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