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22:26:40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要点: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和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在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在全年稳增长、扩投资背景下,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充分靠前发力,“早发行、早使用”,成为支撑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随着债券市场长期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持续提升,在促进资源分配和资产配置多元化等方面将发挥更好作用。
——援引自金融时报客户端
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和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在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我国各类债券余额达142.03万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8.4%,为我国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坚实支撑。不仅在规模上持续增长,2022年以来,聚焦关键领域,高层会议多次释放重要信号,债券市场锚定几大发力点,通过优化发行机制、创新升级相关产品等,多措并举推动实体经济“质”的有效提升。
具体而言,在全年稳增长、扩投资背景下,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充分靠前发力,“早发行、早使用”,成为支撑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围绕民企融资这一重点部署,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此外,无论是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等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还是今年以来部署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其接续政策措施,债券市场都积极响应、贯彻落实,科创票据、转型债券、能源保供特别债等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品种持续涌现。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随着债券市场长期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持续提升,在促进资源分配和资产配置多元化等方面将发挥更好作用。
专项债充分靠前发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地方债共发行7.26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4.0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发行节奏明显前置成为今年专项债发行的重要特征。根据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因此,“快用”并“用足用好”是今年专项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具体来看,根据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需要,今年专项债依然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同时,加大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新增专项债对基建投资提振作用明显。”据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统计,1月至11月,新增债券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占比分别为31.6%、19.6%、17.5%;其余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物流和能源等领域。其中,投向基建的占比达64.0%。
受益于专项债发行提速、重大项目开工增多等因素,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回升。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使用充分靠前发力,并保持一定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临近年底,今年专项债发行也将迎来尾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12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451.20亿元。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黄伟平表示,在稳增长诉求和政策指引下,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也已基本发行完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明年新增专项债发行仍可期。黄伟平表示,明年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或仍将继续保持高位,且发行节奏大概率维持前置态势。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的规模可能在3.7万亿元至4万亿元之间,提前批额度可能超过1.8万亿元,发债节奏大概率前置。
完善融资支持机制,提升服务民企发展质效
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是我国债券市场长期发力方向。今年以来,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这一发力重点,为进一步服务民企债券融资、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债券市场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银行间债券市场方面,今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表示,将持续做好民企发债融资服务;5月,在人民银行前期支持政策的基础上,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主动设立了中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CSIPB),此后还推出了全额担保的方式,旨在支持民营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6月,交易商协会在已有会费减免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针对民营企业发行人会员的会费减免措施,2022年,免除民营企业发行人会员全年会费;11月,交易商协会宣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延期并扩容,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交易所债券市场方面,3月,证监会宣布将推出7项政策措施,推动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5月,交易所债券市场先后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均是对前述7项举措的具体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CSIPB还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均是当前国内最主流、规模最大的信用衍生品应用模式“信用保护工具+债券发行”的再升级,由“国家队”出手与市场机构联合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这项举措是二三线民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的重要抓手。
其中,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为例,截至10月末,支持民企债券发行的CRMW名义本金已达419亿元,占比近五成,合计支持上百家民营企业成功发行债券1132亿元。同时,市场机构也通过应用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联结票据、信用违约互换指数等其他类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诉求,提振市场对于民企的信心。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引导资金涌入关键领域
除广泛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外,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还推出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转型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能源保供特别债、专精特新主题公司债券等多种创新品种,为特定领域精准引入资金活水。
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已有202只科创票据发行,发行规模1621.24亿元;有58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发行规模586.5亿元;有35只转型债券及低碳转型公司债发行,发行规模330.29亿元。
此外,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中明确,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截至目前,中国国新已顺利完成5期合计1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工作,期限均为5年,平均票面利率2.78%。另有中国大唐、国家电投、中国华能等企业也已成功发行合计8期能源保供特别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切实发挥好债券市场的作用,促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产品及制度设计推陈出新。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合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有助于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以科创领域为例,近日,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债券融资”,并提出一系列创新债券产品,包括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长三角集合债券、双创专项债券、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等。
明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聚拢各类科创融资产品形成合力,将有效加强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更好集聚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力量,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创新创业融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来源丨金融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