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21:02:35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国常会“预告”后的第三天,降准落地。
4月15号,央行网站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降准目的之一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接下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附:央行、银保监会最新发声,回应专项再贷款工具、缓交房贷、银行理财“破净”、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焦点话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场重要会议在研判经济形势时均强调了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并释放出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强烈信号。
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工具有哪些安排?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导致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人民币汇率会否面临大幅调整?如何看待银行理财“破净”情况?怎样推进差异化还房贷政策?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如何定位、怎么使用?
4月14日-1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继举办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2年一季度我国经济金融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并回应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Q:人民银行对于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工具有哪些安排?
近期,国常会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
关于科技创新再贷款,孙国峰表示,该工具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在操作上,支持范围分别按照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现有标准认定。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范围内的企业开展融资服务。适用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季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6个月及以上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政策性、市场化养老模式外,面向普通人群的养老服务仍有较大缺口。
关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通过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性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5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Q: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导致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出现大幅调整?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表示,首先,对美联储加息要辩证看待,短期看可能是利差收窄,美国的资产更有吸引力,但是长期来看,美国现在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长端利率比较低,大家对美国经济长远预期也不是特别看好,收益率能不能长期维持还是有疑问的。另外,美国的通货膨胀比中国高很多,一个国家如果通胀比较高,很难维持比较好的经济发展。
第二,要看经济潜力。中国去年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刚刚摸到高收入国家的门,还没进到门里面,这么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所以中国的资产将增加更大吸引力。
第三,从汇率角度看,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指数显著低于现在的名义利率汇率水平。从德国、日本的历史来看,本币都是升值的,因为要回归到购买力平价水平。长远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还是会提高的。
第四,我们国家的主权债务相对GDP比重低,主权信用非常稳定,应该说坚如磐石,这对境外投资者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与上年末大致持平。我国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总的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时密切监测国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
Q: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房贷延期政策,会否有进一步指导?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疫情反复,各界对房贷延期还款的关注不断升温。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3月末,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是38.8万亿元,公积金贷款余额约7万亿元,两项合计超过46万亿元,对应大约1亿笔贷款。“贷款质量整体比较好,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也就是说,每1000笔贷款大约有3笔暂时处于不能正常还款的状态。”
邹澜表示,和一般的企业贷款不同,个人住房贷款期限非常长,主要是依靠借款人每月的收入、按月等额偿还利息和本金。银行发放贷款主要根据客户收入情况,重点支持居民家庭力所能及的购房自住需求。从历史上看,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质量与就业、收入关系非常密切,反而受房价波动影响比较小,这与有些国家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邹澜强调,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银行从贷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此类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
实际上,早在2020年1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
邹澜称,从大型银行当时的实践看,在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后来疫情缓解,居民收入恢复,贷款偿还很快恢复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经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
邹澜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指导银行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 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于正常还款有困难的客户,要区分是还款能力还是还款意愿的原因,要区分是受疫情影响的短期还款能力还是中长期还款能力,将延期还款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适当简化业务流程,聚焦重点客户群,因地制宜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 针对零售业务链条长、客群多样化的特点,要加大各层级业务培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落实征信权益保护,畅通投诉维权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也注意到,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已售住宅项目缓建停工、延期交房,人民银行也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综合项目实际、借款人意愿等,依法依规妥善协商处理,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邹澜强调。
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针对当前疫情散发影响的情况,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抓实抓细政策落实,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机制,丰富办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客户沟通,通过灵活调整按揭贷款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等方式缓解受疫情影响客户还款的压力,切实将政策落实好、落到位,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抗击疫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Q:金融稳定保障资金在金融安全网中的定位是什么?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实践总结,是未雨绸缪、主动谋划、健全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是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安排,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举措。
孙天琦强调,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与安全。
在常规金融风险处置中,主要由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依法依职责投入,不涉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使用;在重大金融风险处置中,金融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等各方,依法依职责充分投入相应资源后仍有缺口的,经批准后,按程序使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进行重大金融风险处置。
孙天琦介绍称,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业381万亿元总资产中,银行业超过90%,“银行稳、金融稳”。2021年4季度央行对银行业评级结果显示,4398家参评机构中,4082家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约占参评机构总资产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一直优良,资产占比70%左右,发挥了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全国高风险机构316家,数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金融风险处置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孙天琦表示,“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市场经济是有周期的,随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起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个别的高风险机构。既不要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也不要在下行期过度悲观,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好跨周期管理,争取走在金融风险曲线的前面。”
谈及银保监会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刘忠瑞提出,从银保监会层面来说,分别成立于1995年和2014年的保险保障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较好地发挥了行业互助保障作用,确保信托业和保险业持续稳健运行,总体风险可控,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认可。
刘忠瑞表示,“近期,银保监会对两个基金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基金募集、使用、管理机制等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基金费率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了基金的可持续能力,为处置高风险机构、维护保单持有人和信托投资人合法权益、推动保险业和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各方面反馈意见,对两个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适时发布。”
Q:疫情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影响有多大?监管部门如何看待银行理财“破净”情况?
刘忠瑞回应表示,从总体看,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从不良率情况看,3月末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下一步将抓实抓细相关支持政策落地,深入研判分析风险,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持续督促银行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充足计提拨备,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安排,拓宽处置渠道,扩大单户公司类不良贷款转让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制定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政策措施,指导银行运用高拨备优势,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
针对近日市场热议的银行理财“破净”,叶燕斐表示,“理财的改革让投资者知道理财的风险在什么地方,理财的净值化改革是我们一直推的一个方向,投资者投在明处,知道赚了多少,也知道赔了多少,这是一个大方向。既然是理财,当然就会有风险、有波动,这是很正常的。金融机构对投资者进行宣传,一定要树立起长期的投资理念。从长期来看,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收益总体上来说要比其他收益高。对金融机构来说要把服务做到位,切实让投资者明白投资有风险,所以在这方面要做好一些主动宣传解释的工作。”
Q: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发放有何计划?
央行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表示,在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过程中重点考量以下因素:
一是非金融企业应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
二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要合规,大股东核心主业突出、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规范、投资资金真实合法;
三是已设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当简单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
四是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等制度有效,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以后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隔离机制、充足的资本水平。
李斌强调,人民银行将持续推动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为契机,摸清家底,推动金融与实业有效隔离,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实现对金融板块股权的集中管理,这有利于提升后续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形成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风险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Q:疫情影响下,长三角地区信贷投放是否出现收缩?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当前全国的贷款总量平稳较快增长。人民币贷款的增速是11.4%,增量比年初新增了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高于全国。
据她介绍,按可比口径统计,3月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1.5%、14.9%、15.8%和13.7%。上海贷款增速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比全国高3.5个、4.4个和2.3个百分点;从增量上看,3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1247亿元、3245亿元、3957亿元、1315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22亿元、514亿元、1212亿元、391亿元。
刘忠瑞同样表示:“从目前我们掌握情况看,长三角地区并没有出现银行业务和信贷投放的收缩。”今年1-3月,银行业信贷投放新增8.6万亿元,投放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1%,这是全国总量的情况。初步统计,1-3月份江浙沪各项贷款新增合计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00多亿元,同比增速为14.7%,比全国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全国总体情况和长三角地区信贷投放都保持了量增速稳的总体态势。长三角地区不仅没有收缩,而且增速还高于全国。”刘忠瑞介绍道。
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