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19:56:33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4月14日,人民银行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新闻发布会。
阮健弘表示,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当前,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一、未来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636亿元,创历史新高。对此,阮健弘指出,一方面,金融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信贷扩张靠前发力,信贷投放节奏加快。另一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了贷款规模的增加。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从产业中长期贷款结构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
二是 工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
三是 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所回落。3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3.2%,比上月末低0.5个百分点。
四是 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阮健弘表示,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
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如何发力?
孙国峰表示,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这些新挑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价格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抓紧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关于科技创新再贷款,孙国峰介绍,该工具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向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适用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后,人民银行按季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期限6个月及以上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
关于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孙国峰介绍,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三、推动金控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近日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控公司设立许可已获批。李斌表示,目前还有三家已受理企业。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目的是全面持续掌握整体经营状况,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稳健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李斌介绍,人民银行始终坚持监管初衷,在开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过程中重点考量以下因素:一是非金融企业应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二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要合规,大股东核心主业突出,资本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规范、投资资金真实合法。三是拟设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当简单、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四是组织架构健全,风险管理等制度有效,确保金融控股公司设立以后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风险隔离机制、充足的资本水平等。
四、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谈及多地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的现象,邹澜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明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确定遵循因城施策原则,采用了全国、城市、银行三层的定价机制。近期,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此外,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要求,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下调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这是城市政府、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化调整,适应了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的特征。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对于房贷延期还款,邹澜介绍,2020年1月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其中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对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可不作逾期记录报送。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发,各界对延期还款的关注升温,人民银行积极指导主要银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现行政策和延后还款时间、调整还款计划、开通征信异议绿色通道等业务安排的宣传解读。
五、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风险收敛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风险收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孙天琦介绍,2021年四季度央行对银行业评级结果显示,4398家参评机构中,4082家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约占参评机构总资产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一直优良,资产占比70%左右,发挥了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全国高风险机构316家,数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金融风险处置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孙天琦指出,市场经济是有周期的,随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起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个别的高风险机构。既不要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也不要在下行期过度悲观,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好跨周期管理,争取走在金融风险曲线的前面。
谈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现有的存款保险基金和行业保障基金之间的关系,孙天琦表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定位于由中央掌握的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与存款保险基金和相关行业保障基金双层运行、协同配合,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与安全。
六、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邹澜表示,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和行业特定扶持措施两个方面,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给予重点的倾斜帮扶。3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 落实落细金融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支持困难行业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 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的安排,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比重。
三是 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督促商业银行持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完善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四是 加强与财政、发改、工信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推进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政银企融资对接,更好发挥担保增信和风险补偿作用,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和便利度。
七、提供优质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与上年末大致持平。孙国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时密切监测国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
2022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规模合计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2%。李斌指出,这个数字高于同期跨境人民币业务整体增速14个百分点,显示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进一步提升。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以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使用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稳妥有序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研究出台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政策,研究扩大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市场提供优质、便利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来源 |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