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视界 | 央行就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举行发布会,涉及货币政策、经营贷入楼市、碳减排等重磅内容

2021-04-13 20:27:45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摘要:4月12日,人民银行就2021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举行发布会,并公布了一季度人民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初步统计,202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央行多位相关负责人认为,个人贷款增速仍会保持较快增长;货币政策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对于经营贷,央行已初步摸清典型案例的典型做法和关键的违法环节。相关负责人还透露,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央行正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关工作。

一、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个百分点。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M2增速下滑是符合预期的,2020年2月份为应对疫情冲击,加大了超常规的货币投放,今年3月同比增速下降是比较正常的,而且只能说是小幅回落,此外3月以来财政支出在加大,这也是M2增速环比放缓的一个原因。”

3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039亿元。对此,董希淼认为,这完全符合预期,因为2020年3月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新高,今年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这个量也是非常大的,接下来人民币贷款增速也会适当趋于平稳。

此外,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也表示:“3月新增贷款虽然少于2020年3月的2.85万亿元,但却是去年以外3月历史同期最高。为对冲疫情冲击,2020年上半年政策鼓励加大信贷投放,当年3月信贷投放大幅放量。相较于2019年3月1.6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2021年3月亦有增长,且规模并不低。”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表示,考虑到一季度银行冲业绩与流动性考核的平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旧旺盛等因素,新增信贷规模减少的速度是比较平稳的。其中,信贷结构较去年同期发生变化,居民部门短期信贷新增规模维持平稳,长期增长较多与房地产交投回升有关。

M1、M2增速环比双双回落 社会融资方面,记者注意到,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有所减少。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陶金表示,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均在3月较去年明显减少,叠加信贷收缩和非标融资监管的持续,导致社融回落的幅度也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M2(广义货币)和M1(狭义货币)同比增速较上月下滑。“M2增速下滑是符合预期的,有一些解读认为这是紧信用的体现,我倒不这么认为。”董希淼表示,2020年2月份为应对疫情冲击,加大了超常规的货币投放,今年3月同比增速下降是比较正常的,而且只能说是小幅回落,此外,3月以来财政支出在加大,这也是M2增速环比放缓的一个原因。

董希淼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会更加稳健,流动性会略有收紧,所以M2增速会有所下降。陶金认为,M1、M2增速下滑主要受信贷和社融收缩影响。他进一步指出,尽管3月份的金融扩张有所收缩,但一季度总体金融数据依然处于超市场预期的扩张状态,这背后是中国及全球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增加,广义和狭义流动性均处于比较宽松状态。未来随着经济复苏和物价走高,信用端政策加强指引的可能性将明显提高。在经济复苏持续、工业部门局部出现过热隐患、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在边际上进一步回归中性的必要性变大。

“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跨周期设计理念,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发布会上指出,要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谈到4月流动性的话题,孙国峰指出,今年以来,由于地方专项债额度下达时间较晚等原因,地方债发行进度比前两年慢一些,后续发行速度可能加快。同时4月份税款入库规模比较大,这两方面的因素都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但由于一季度末财政支出较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其影响。人民银行将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密切关注4月份财政收支和市场流动性供求变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今后,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开展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于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市场不必过度关注。”孙国峰强调。

二、个人贷款增速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信贷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介绍,据央行测算,去年末住户部门债务余额7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个人贷款余额是63.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个人债务增长速度较快,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居民年龄结构、消费升级、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个人贷款增速仍会保持较快增长。从结构上看,比较突出的是“一升一落”:个人经营贷款增速回升,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三、经营贷违规入楼市:已初步摸清关键违法环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说,近年来,在部分房价上涨预期较强、炒作氛围较浓的热点城市,出现了骗取银行经营贷实际用于购房的现象,甚至有些还涉及有组织的违法活动。

“前一段时间大家也注意到了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要求银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查,个别城市还在一定范围组织了监管检查,已经初步摸清了典型案例的典型做法和关键的违法环节。”邹澜透露,3月26日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止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通知》,从加强信贷管理、银行内部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有关地方正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准备进行监管核查。

提及此前深圳市收到相关的举报,邹澜表示,深圳市七部门联合对外发布了通告,对举报提及的线索要进行进一步深入联合调查。“这种调查非常有必要,我们也会持续跟踪和关注相关调查的进展和最后的处理情况。”他说。

四、金融支持碳减排:正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孙国峰透露,人民银行正在抓紧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相关工作,争取尽快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这一工具正在设计过程当中。

五、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目前没有正式推出时间表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局长李斌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坚持稳妥、安全、可控原则,以受邀白名单用户小额交易为主,目前参与人数、参与笔数、净兑换的金额总体上仍比较小。下一阶段将根据试点参与各方的反馈,不断完善和优化数字人民币技术、业务和政策方案,深入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模式,强化数字人民币通用性和普惠性,完善产品功能和应用性,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试点地区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试点测试阶段,什么时候正式推出,现在还没有时间表。”李斌说。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