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盟观察 | 国常会推出系列利好政策,稳外贸外资再出重拳

2020-07-30 09:57:27  来源:绿法国际联盟   作者:绿盟研究院

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会议指出,稳外贸稳外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工作部署的重要环节。要围绕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针对企业订单减少等突出问题,推出有效措施支持拓市场、增订单。

会议明确,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围绕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进行改革探索,包括发展跨境商业医疗保险、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就稳外贸、稳外资提出具体要求。6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时曾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要按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抓紧抓实抓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研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的新措施。

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新业态等举措稳住外贸主体

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资金紧张、订单下降、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等一系列挑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出运前订单被取消的风险,推广“信保+担保”,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申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今年以来快速增长,上半年分别增长了28.7%和33.4%,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外贸措施

今年以来,已经有四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稳外贸,从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贷投放,促进外贸商品转内销等多方面入手,持续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

稳外资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完善吸引外资政策环境,对重点外资项目一视同仁,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进出口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等同等支持外资企业。

“据我从外资企业座谈会了解,它们最在乎的就是公平的营商环境,目前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很强的综合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今年抗击疫情的良好表现也增强了外企对我国稳定营商环境的良好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表示。

增加4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发展跨境商业医疗保险、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在常态化防控下加强旅游和体育国际合作等。

王晓红分析说:“扩大服务贸易创新试点非常必要,目前我国贸易的数字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扩大服务贸易的创新试点有助于增加服务贸易的规模,中外合作办学等不仅有助于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而且有助于缩小服务贸易逆差。”

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占全国服务贸易比重很高,发展速度也快于全国水平。2016年2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上海等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6月,试点进入深化阶段,范围扩大到北京、雄安新区等17个地区,期限延至2020年6月30日。目前,17个试点地区服务贸易占全国比重超过75%。

今年以来,我国旅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受疫情影响较大,但以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逆势上扬,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持续缩小。此外,中长期看,服务贸易占我国外贸比重持续提高,重要性不断攀升。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

推广“信保+担保”提供增信支持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支持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积极保障出运前订单被取消风险。推广“信保+担保”,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与此同时,要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

此前,针对外贸企业海外订单遭遇取消的现象,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曾表示,为了把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重点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引导企业做好风险防范。

通过“信保+担保”提供增信支持,对外贸企业而言有着怎样的作用?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陆栋表示,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造成严重打击,外贸行业老订单付款账期被延长乃至取消、已交付货物被拖欠货款、新订单没有着落、交易风险大增、运营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无论在行业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十分普遍,中小微企业尤其突出。

“应收账款是沉淀在企业未被盘活的重要资产,用好用足信用保险政策,扩大保单融资规模,对于复工复产的‘产业链、供应链’外贸企业意义重大。”陆栋说。

来源 | 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